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亚平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党和政府愈发重视环境保护。
        新疆中新未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党和政府愈发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直接决定建设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中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归纳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结合实际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在环境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来确定该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然后才能开展后续的建设施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环境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着很多的流程以及步骤,要明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核心。
        1、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工程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但在传统的建造领域中,部分施工单位过于注重经济效益,通过缩短施工工期的方式,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对于部分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通常采用直接建设的方式。这种方式忽略了对环境的破坏,通常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直接采用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方式进行施工。
        这种理念,不仅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更是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的出现,转变了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理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工程施工对附近环境带来的影响,思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这种理念下,保护了建设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促进环境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此平衡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在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环境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的分析
        2.1 评估流程不规范
        我国社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环境质量评估工作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作为重要的评估体系,环境影响涉及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还包含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区域生物圈、人们居住环境造成的多维影响,是现阶段指导环境治理、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环评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沿用传统的测评方式,技术手段相对单一,对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不广,工作范围、内容、形式陈旧,实际的工作目标不明确,预测结果与实际项目建成后影响情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也有出现。
        2.2 环境影响报告缺乏整体性
        环境整体影响性评价、分析流程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尽管现阶段环评工作已经形成固定的实践模式,但由于具体规划与实践环节的对接问题,使得工作职能的划分不明确。与此同时,环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在结合实践测评数据编制评价报告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数据的准确性、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消耗的测评管理成本较高。对具体的污染治理方案能够提供的参考数据不够详细、全面,不能够突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出评价文件的实际价值。
        2.3 监督机制覆盖不全面
        在进行环境影响性因素、程度与范围的评价与分析过程中,尽管涉及部分居民环境问题,但公众的整体参与度不高,缺乏社会监管,使得监管机制覆盖不全面。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社会公众并不能够实际加入到评价工作中,这就导致公众参与度较低。在环保工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时期社会公众参与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的主要方式为甲方主导,形式方式较为广泛。

具体还要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不过,从环保情况来看,环评工作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信息收集与汇总,对公众环保认识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较为片面。
        3、提升环境影响整体评价机制实效性的对策
        3.1 建立动态沟通机制
        环评管理部门与审批部门应深化与监管、社会组织及相关部门的联合,建立动态沟通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工作,提升环境影响性评估报告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在与监管部门沟通过程中,审批部门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节点让监管部分进入审批工作,如此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后期的监管效率,提升环保监管部门执法的效率与质量。
        为了更好地搜集环评数据,工作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追踪,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打破环保测评、审批与监管等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提升信息管理、分析、归纳与总结的效率。环保部门可以针对各行业实际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与数据库,通过动态监管,为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
        3.2 建立健全环评管理机制
        在环评工作的准备阶段,应提前做好对环评对象的资格调查与审核,对环保测评单位的专业性进行考察,确保后期环评数据信息准确、报告内容可靠。一方面,环评单位应对不同的测评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环评存在漏洞、异常问题,应对问题根源进行追踪,及时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应结合实际技术研发成果、环境发展需求及环评标准的变化,建立健全的环评管理机制,设置多元化、专业化的环评指标。
        环评工作者要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学习一些新的环保工程及技术方法等。环评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内部考核制度,强化内部管控机制的建设,提升环评工作质效。
        3.3 提供真实、可靠的测评数据
        环境污染加剧,对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以雾霾污染为例,作为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问题,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危害。雾霾污染使得环境相关部门对麦秆焚烧、大气排放标准等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基于此,环评部门应在公平、公正原则的指导下,为相关部门提供更真实、可靠的环境测评数据,平衡各方发展的效益,提升环评规划、报告的针对性。
        一方面,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对环评指标、技术应用、评价内容等进行专业化的调整,要依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项目评估原则,并对环评单位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环评文件质量考核及复核,结合各地的实际环评文件进行分析,如《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考核办法》,在考核过程中一旦发现环评机构环评文件考核不合格,或者因环评文件质量存在重大原则性问题、直接判定年度考核不合格,则会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等处罚。
        结语
        在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为环境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保证工程附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环境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只有环境工程符合相关的环境指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碧涛,高明娟.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2):147-149.
        [2]刘炜杰.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78.
        [3]张钊.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