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的构建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晓玲
[导读] 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摘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读书,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将从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备课;学生——读书,是成长的动力;家长——读书,与孩子共同成长等方面出发,浅谈书香校园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书香校园;构建策略;教师;学生;家长
        新编统编版语文教材,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渗透大量阅读的理念。几年来,我校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核心追求,以提升师生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的读书生态。
         一、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对教师而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学校精心选择适合每学科教师阅读的专业书籍,新版《课程标准》人手一本,每学科征订两种以上专业杂志。根据各学科专家推荐,每学期购入教学专业书籍300多本。分管领导牵头,分学科进行“阅读共享”读书推荐活动,同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以群内分享、绘制思维导图和读书沙龙三种形式进行,确保读书的实效性。
        在“走近名师”阅读活动中,学校为语文老师精心推荐了名家作品。老师们一起走近名师,感悟名师的思想与情怀;一起走进名师的课堂,领略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课堂中洋溢的生命气息。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怎样教语文》、《武凤霞讲语文》《窦桂梅与语文教学》,都成了老师们案头床边的挚友。我们建立读书交流群,让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美丽的火花;提倡老师记读书笔记,所记录的内容要标上页码,以便日后准确查证。我们还以“确认过眼神,都是追梦人”为主题,开展读写结合活动。老师们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日常教学中的新举措付诸笔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更多的老师成长为“读书、实践、反思”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二、学生——读书,是成长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保证课外阅读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具体举措是:
        1.精心筹划,保证阅读时间。
        为保证校内阅读时间的落实,学校领导团队经过反复研讨,确定每天在校的阅读时间。早晨——高声诵读、抖擞精神,让琅琅书声充盈校园,让师生以充沛的精力和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午间——静心品读,颐养身心。午休前师生在教室里静心默读,远离喧嚣、颐养精神。晚间——放声诵读,经典伴我行,师生伴着诵读之声告别美好的一天。三段读书时间的落实,保证了师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2.确定共读内容,让阅读不再迷茫。
        为保证阅读结果的可观可测,学校号召全校各年级开展年级共读活动,各年级组确定了各个年级的共读书目。学校提倡全学科阅读。语文学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推荐人文、历史、科学类书籍,数学、音乐、体育学科,也都列出了详细的书单。师生用两到三周的时间共读一本书,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阅读过关考试。以评价手段检测阅读效果,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
        书籍也是陪伴我们度过这个寒假的最好伙伴。学校组织发动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开展了系列读书主题活动,让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用书香点缀快乐人生。为了让孩子真正读到适合的书籍,保证阅读的效果,寒假之前,各个年级组就从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精心选择了寒假师生共读的书目,供大家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

纵观这些共读书目,不论是低年级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华成语故事》,还是高年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昆虫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水浒传》等读物,无不经久不衰、脍灸人口,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以读会“友”,乐在其中。面对共同的阅读内容,师生们阅读兴致和积极性全面迸发,相互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彼此的心灵也靠得更近,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
        3.设立采蜜集,养成积累习惯。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经过学校语文团队精心设计,汇集语文团队智慧的《采蜜集》与师生见面了。学校为全校1400多名学生人手印制了一本《采蜜集》。《采蜜集》分低年级、高年级两个版本。包含着《威海市阅读教学指南推荐书目》,阅读记录卡、“我爱诗词”、“日积月累(名言警句)”“我爱读成语”“图说成语””“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十一步攻略”等内容。《采蜜集》注重语文积累,注重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学生利用午间、自习课等时间,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精心记录,丰厚了语言积累,养成了良好习惯,受到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相信经过时间的积淀,定会达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目的。
        4.筹划好读书节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
        每年读书节来临之际,全体语文老师总动员,精心筹划节目,让读书节成为最隆重的校园盛事。除了包含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古诗联唱等经典节目,更是把“朗读者”、“诗词大会”等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搬上舞台,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活动中,表彰的400多名“读书小博士”和“读书小名士”、30多个“书香家庭”,在师生、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促进了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氛围的营造。暑假期间,学校与花园社区联合举办“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分享会,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推进了全民阅读活动的进程。
        假期中,各个班级还利用钉钉打卡功能,通过21天打卡活动,引导和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打卡设置包含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等内容,可直观全面地反映孩子的阅读成果,营造了全员共同参与阅读的浓厚氛围。寒假期间,学校微信平台还推出“校园朗读者”栏目,给同学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理想平台,让大家充分领略阅读的魅力,带动更多学生主动阅读、喜欢阅读。
        三、家长——读书,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学校向家长发放了《沐浴书香共同成长——亲子阅读倡议书》,家长明确了亲子阅读的意义和策略,愿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也感受孩子浓浓的亲情,家长爱的陪伴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为了促进家长的学习与成长,学校充分利用全国家校共教育平台,给家长提供前言的教育理论;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策略,我们还建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学习成长群”,开展线上、线下的读书交流活动。《做最好的家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和自由》等,都成为深受家长欢迎的书目。学校开展的线上的读书交流和线下的读书沙龙活动,深受家长的欢迎。
        在假期中,为指导学生合理开展阅读活动,营造更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我校还运用班级钉钉群开展主题为《亲子阅读,一种美丽的休闲方式》直播讲座活动。老师通过亲子阅读的案例分享,进一步阐明亲子阅读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当前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方法指导,从而指导众多家庭更好地合理安排居家生活,养成陪孩子一起读书的好习惯。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书香校园建设、书香家庭氛围的营造。我们愿意和孩子一起,以书为伴,以梦为帆,用最静心的阅读充实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日子因为阅读变得饱满、充盈!
        参考文献:
        【1】王卓晏.中学图书馆"书香校园"建设策略的思考[J].卷宗,2017(33).
        【2】郑妙华.中学图书馆"书香校园"建设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37(005):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