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8)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生产效率都提高了要求,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发展,需要尽快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目前互联网经济深入到了各个行业中,电力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有效的实现了电力生产的生态化发展。本文就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电力企业;营销;应用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供电公司集政企于一身的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正在被打破。售电市场放开,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使得供电公司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升营销服务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有效巩固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是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延展。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客观世界中的物物相连,在智能家电、车载应用、远程医疗等行业都出现了它的身影。物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的成功应用,为电力行业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1、物联网的概述
物联网其实就是将物和物进行连接的互联网,其通过对于射频识别和红外感应器,还有全球定位系统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的有效利用,并将约定好的协议当作依据,将物品和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并对其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定位以及跟踪、监控等多种管理。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互联网系统发展过程中,物联网则成为了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也兼具了自身配置的能力和动态形式下的全球网络的基础架构。而物联网中最重要的“物”字,则具有良好的标识、物理属性和特殊的个性等多种鲜明特点,在采用智能接口的情况下,就能够与信息网络实现无缝化的整合使用。
2、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于电力需求的持续走高,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背景下,智能电网的有效构建则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其将物理电网作为根本的发展依据,并将先进数字技术和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作为重要基础,并对于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物理电网进行高度的集成,最终形成了具有良好智能特性的网络系统。智能电网的构建与发展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使电网运行的所有环节通过系统进行智能化的交流。智能交流的应用也将智能电网的中央电力体系所具有的集成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也将供电的精确和互补,甚至客户终端都和电网实现了良好的无缝互连,从而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综合效率的有效提升。
3、物联网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3.1监控电力设备运行
设备监控以共享数据与基于模型的开放系统为基础,通过优化电网运行和信息整合,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的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信息的技术采集。在线检测的实现依靠于高速的通信网络,实现设备发生故障之时,通过发出告警信号的方式告知维修人员来检修,以保障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控制单元是智能系统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对不同情况的调整,达到即减少损耗又避免通信堵塞的效果。适当的数字编号,是并联结构生产设备在并联设备上进行数字编号的方式,通过数据采集器对个别线路出现的线路电压不稳等异常现象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判断,再准确的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实现智能监控系统和自动监控的无缝切换。所有的设备都服务于生产,同样,变电站在较少运行人员的情况下,为有效的保障安全可靠的运行,多会采用监控器。监控器可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以通过对重要的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判断,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发送信息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监控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事故了发生,减少了损失。配网实时监控系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对大用户的用电服务。
首先,它不但可以对大用户所用变压器的实时功率的和用电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它还可以通过分析智能终端传达所需信息达到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在检测设备故障点过程中,电力设备中的传感器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在检测到的设备故障点时,通过和附近的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以切除故障元件并能使用户及时快速的切换到可靠设备上。在故障发生前,系统收到传感器通知,系统通过该通知及时提供预警信息,通过配变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操控,对电网故障区和非故障区进行隔离,从而使该系统的自动回复正常工作状态,对于异常跳闸,也可短时间内实现远程合闸动作,从而实现不间断供电服务。电磁波振动、线路故障和闪电干扰等都会引起电能的扰动,这些问题在监控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同时,超导材料、电力信息技术和智能储能都可以改善电能质量问题,应多予利用。滤波器可以有效防止谐波污染,大大改善电网电能质量,智能监控器可以充分利用。监控器还可以加载设备盗窃和偷电问题等其他功能。
3.2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感知层是实现“物物相联、信息交互”的重要基础,一般情况下可分解为感知控制层与通信延伸层两个子方向,分别对应着智能信息识别控制、物理实体联接等功能。就智能电网中应用而言,感知控制子层通过安装的智能采集设备实现对电网信息的获取,而通信延伸子层则通过光纤通信以及相应的无线传感技术实现了电网运行信息以及各类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动态监测,保证电网供电可靠、用户用电智能化。通过电网建设过程中敷设的电力光纤网络、载波通信网以及其他无线网络等技术,对感知层采集到的电网信息以及设备数据进行转发传输,同时保证互联数据安全以及传输过程的可靠,确保电网通信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应用层则可分为电网基础设施以及各种高级应用两大内容,基础设施为各种应用提供信息资源的调用接口,高级应用则通过智能计算技术设计到电网运行生产与日常管理中的众多环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现场作业监管、基于射频识别与标识编码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家居智能用电应用领域的实现,都对智能电网建设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
3.3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应用,能够准确掌握设备工作状态以及相应的运行寿命,为及时发现缺陷提供技术支撑。同常规检修相比,状态检修能够构建变电站与线路的监控统一,使得各方面检修工作更加智能化,通过大量传感设备的加入,使设备信息获取与存储传输具备高可靠性与高便捷性,进一步夯实了状态检修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电力设备检修效率稳步提升,从而使得人力资源消耗降低,不仅能够避免常规检修时可能导致的故障遗漏等问题,还能有效保证检修质量。
3.4智能家电集中管理
一是通过延伸至智能家电的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家用电器的用电量,记录每个电器的用电明细,多种图形方式展示耗能情况,筛选高耗能和节能产品,便于用户选择性、分时段地使用电器;并对家庭用能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指出家庭用能问题所在,并给出节电用能策略。二是在家庭安防上做贡献,通过在智能家电上设定瞬时电量阀值,一旦瞬时量超过阀值,实现短信报警功能,同时实现本地与远程控制,在极端情况下,启动自我保护功能,直接切断电源。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通过物联网技术广泛的连接性,其能够将各行业中的所有相关部门和单位等进行信息共享,同时延伸更多人性化的应用功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汪延龄.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89-90.
[2]李玉芬,张永安,夏海燕.物联网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4(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