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的灯光照明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钟沛
[导读]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使得很多建筑环境中除了强化照明效果外,更注重灯光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设计工作。
        北海市工程咨询设计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使得很多建筑环境中除了强化照明效果外,更注重灯光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设计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探讨建筑环境的灯光照明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
        在越来越多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背景下,当前的建筑环境设计越来越重视高效、舒适与安全,而灯光照明是建筑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内容,对灯光照明进行设计,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在具体追求上,偏暗或偏亮的光源效果均是不同风格的表现,在造型设计上也可以千变万化,自由搭配,建筑环境中的灯光照明需要增加更多艺术与美感,才能在确保功能发挥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1.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的作用分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大背景下,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利用光的特性去创新地营造一种光效,结合功能与美感,才能保障较高的生活情调。
        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的基础作用是营造气氛,通常情况下,影响气氛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分别是亮度与色彩,光的存在产生的刺激会直接影响居住人的情绪,所以用光来营造气氛非常重要[1]。比如简洁大方、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就要以排列式明亮整齐的日光灯为主,而追求温暖又显大气的客厅环境下可通过一盏水晶灯进行装饰,这样区别化的设计布置才能调节氛围,确保其受到光色影响而获取人们希望的效果。其次,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还有助于增强空间感与立体感。合理利用光还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尤其是建筑环境下灯光照明的合理设计,光所发挥的衬托性作用非常重要,灯光可用颜色来调节建筑的风格,光影结合,效果显著。比如设计好灯光明暗上的变化,让建筑环境的光影更有层次感,通常情况下光亮的房间会给人宽阔的感受,而光暗的房间则会将空间缩小,无形的漫射光有延续空间,拓展空间的作用,利用光影的对比空间立体感将更突出,层次感也更丰富。另外,设计灯光效果还能调节建筑内的高度,如果人们感觉房间高度过大,可设计向上投光的壁灯,这样呈现出来的墙就有一种明暗两段的错觉,原有的空间会自然配置到适合的尺寸。由此可见,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灯光与之搭配,做好建筑环境灯光照明的设计工作,才能发挥其功能,在满足最简单照明基础的前提下,让人产生舒适的感受,从整体上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最后,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还需要规定具体区域范围并强调重点,设计人员利用光来划分区域,比如餐桌上可设计长臂吊灯,通过暖色系的灯光营造在餐桌周围,就有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感觉,餐桌的具体范围也得到了划分,功能明确,整体性与通透性大幅度增强。设计人员还可以用灯光来强化建筑室内装饰的布置效果,比如为了吸引客人进入后的目光,在墙角摆设或装饰物的位置可搭配石英射灯投射光线,这样整个房间的视觉中心就得以确定,既简单整洁又有效。
        2.建筑环境中灯光照明设计的方式
        2.1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的方式最为常见,是通过光线直接射出灯具来保障光通量和光照效果,在设计上可从明暗的强烈性上进行调整,布置出生动有趣的光影效果,作用在于发挥主体性作用,确定某空间位置在整个建筑大环境下的重要性。目前这样的设计都应用在一些普通办公室、工厂、公共大厅之中。
        2.2半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的设计下通常会有60%以上的灯光能够直接被照明所利用,而剩余无法利用的则向上照射,达到缓和灯具的对比性效果,而超过60%的可利用灯光就满足建筑用照明需求,这样的方式常见于建筑中的卧室、客房的设计当中,少数办公室也可见[3]。


        2.3间接照明
        间接照明就是将照明灯原来的光源进行有目的地遮蔽,其余能够产生间接光源的光线在反射作用下形成照明的功能,光线反射后照明用光通常比较微弱,柔和度大大增强,间接照明的设计主要为渲染环境而用,并非真正的照明效果,这样的方式常见于装饰性的建筑环境空间之中,如餐厅渲染环境等。
        2.4漫射照明
        漫射照明指的是有40%~60%范围的光线被投放在照射物体上,其余的则存在于其他空间,这样的方式直接呈现的光线亮度通常比较差,同样不具备单纯的功能性照明目的,但光质非常柔和,渲染环境的效果大大增强。
        3.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的艺术价值与人性化要求
        对于建筑环境下的灯光照明设计,其目的除了功能就是装饰,无论哪种目的,都直接反映设计的品质与效果,提高设计的艺术性,才能确保建筑环境灯光照明的功能、形式、美感和谐统一,并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多年的实践发现,建筑环境下最能调动人情感因素的元素就是来自灯光色彩,建筑环境的灯光色彩不宜用明度过高、纯色或极低灯光的色彩点缀,而卧室的灯光选择需要避开大红色,避免因红色灯光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容易产生紧张和疲劳感,但如果建筑环境中的色彩纯度过低,也容易让人在长时间接触下产生低落甚至抑郁的情绪。由此可见,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有其特有的规律,从以往经验来看,间色色相、中高明度和中低纯度的色彩更适合用于设计当中。另外,在追求建筑灯光照明设计的艺术性过程中,建筑空间的分布、亮度、阴影和色彩的分布,都要确保在满足人对灯光的基本功能需求之上,再去追求艺术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满足客户的审美要求,同时结合人们普遍的习惯、心理、生理需求进行设计,才能教出满意的灯光设计答卷。
        4.我国建筑灯光照明设计的发展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灯光照明设计工作向着节能和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依据我国照明电器行业数据统计结果可知,用节能等代替白炽灯,每年节省的电量超过两千亿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减少两亿,无疑为我国环保节能事业的推进作出贡献,还能很好地缓解温室效应。另外还有一些电子电器产品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不但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还要保障健康与安全。而建筑灯光照明设计功能多样化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显色性。指的是光源对物体颜色最大限度呈现出来,确保表征参数为显色指数,如果对应的显色度越高,那么灯光显色性也就越好。目前我国灯具最高显色度均超过90,多应用于医院手术台或一些珠宝商柜台照明需求中。(2)智能化。建筑环境的灯光照明设计中强调节能的效果,合理设计电路就要选择高效材料,确保灯光智能化发展,这就表现在色彩与可调两个方面,凸显灯光照明下空间的层次感与艺术感。(3)柔性化。未来设计的灯具将向着柔性化发展和变化,在设计人员的调控下,灯光控制高度可随意调节,便捷性大大提升,还能转变形式,增加美感。(4)轻薄化。在合理使用光源的基础上,人们的视觉空间变化需求将得以满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当前就有不少设计师改变了传统的光源如金卤灯、卤素灯的光源,而是向着LED等节能等的方向转变与发展[4]。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环境的灯光照明设计形式多样,设计师从灯、光、影、形、介质等方面综合选择,不但提供照明的基础功能,还能在氛围营造和美感上有很好的享受,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创造性的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未来,建筑环境灯光照明设计将向着多样化与智能、节能化发展,这也给设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波.住宅室内设计中的照明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2]辛艺峰.现代商业建筑外部环境灯光设计[J].广东建筑装饰,2016,10(30):101-102.
        [3]龙国跃,廖丽霞.浅析灯光照明设计在咖啡厅中的应用[J].灯与照明,2017,12(15):61-62.
        [4]唐倩.浅析艺术灯光照明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15):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