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党校 吉林四平 136000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帮助企业更加精准的了解现有人才信息,掌握岗位需求,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的科学调整,促进企业的稳定经营。不过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管理意识不高,管理模式不合理等。为此,本文就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改善措施;稳定经营
人事档案中详细记录了人员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内容,是人员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考核的基础材料,做好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的充足供应,促进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1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从企事业单位角度分析,人事档案管理将企事业单位中的所有工作人员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存管,便于领导及管理层人员了解自己员工的工作能力、教育培训经理、工作中取得的业绩、行为素质等,为日后晋升及评职称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真正做到知人善用。从个人角度分析,人事档案真实、完整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教育和培训经历、修养及思想意识等,这为个人求职、岗位调转、出国深造等带来了动力和支持,且人事档案也具有法律效益,为个人福利或政策的落实提供有效依据。
2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意识薄弱是阻碍人事档案管理作业落实的基础,由于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认知,工作落实中表面化现象较为严重,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阻碍其功效的发挥。而导致管理意识薄弱的原因有:首先,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长期工作,短期收益较低,所以很多管理人员并未将其作为管控的重点,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投入也较不完善。其次,企业领导人员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下属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管理工作落实受阻,甚至会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2.2管理模式封闭落后
封闭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管理质量自然也无法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封闭式管理模式多被应用在资料来源单一的企业单位中,目的是增强人事档案的机密性,减少信息泄露。不过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中,这会降低企事业单位间的联动,且在档案调动及翻阅过程中,浪费的时间较长,申领手续较为繁琐,大大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应用效率,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沟通方式,也为各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在企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信息化建设处于劣势,大部分企业单位还在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虽然配备了信息化设备,但由于缺乏一套长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和制度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有限,导致现代化管理设备只在最基本的档案录入、保存中发挥作用,难以做到单位内部信息的共享,大大降低了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4档案内容不完整
人事档案管理中,经常会存在管理档案资料完整性不高的情况,降低档案利用率。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为:一是由于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部分信息存在残缺不全或空白等现象,与现有的规定要求不符,难以直观、清晰的反映个人实际情况,对个人及企业单位均带来了不良影响。二是人事档案管理材料细节处理不严格,详细性及灵活性不高,尤其是在介绍个人思想品质及能力上缺少科学的评估数据,难以对个人展开准确测评,同时,较为死板的档案资料模板,也会导致资料内容的弄虚作假,真实性堪忧;最后,人事档案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主要表现在材料规格、书写方式等方面,甚至部分人员的个人档案字迹潦草,无法保证人事档案的科学利用。
3人事档案管理的改善措施
3.1落实责任追究制,深化管理意识
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能够将人事档案管理中,各层级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能实行科学划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在发现问题后,直接找到责任人予以落实解决,从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增大档案利用率。再者,责任追究制的落实也可深化工作人员的认知意识,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为档案管理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另外,还应做好档案资料接收与查阅等多方面登记工作。一方面要求在档案借阅中,不低于两人手持单位证明提交查阅申请,审批后方能进行查阅。另一方面在档案调转或使用中,要求档案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不允许出现私人借出的情况,且调转或使用的档案要做好密封处理,以免信息泄露。
3.2建立开放性管理模式
开放性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落实,要先构建外部框架,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档案资料的流动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实现人才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人事档案作为我国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迎合当前开放型经济体制发展的经济潮流,构建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注重对流动性人员的系统管理,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再者,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引导工作,结合自身工作性质不断予以改进和优化,促进联动机制的有效落实。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理念的束缚,专业人才缺失,使得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无法满足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为此,就有必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发展在目前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加大信息化设备的引进力度,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档案资料的智能化、数字化管控,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熟练掌握信息化操作标准,增大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率。
另外,应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及时转化成电子方案进行存管,加强档案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减少损坏、丢失等问题的产生,而且也可方便档案资料的随时查阅和调取,为工作开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为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基于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或信息平台,实行一定权限内的人事档案资源共享,为本单位内部提供权限内的档案调阅、查询权利,同政府保险机构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和资源共建,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4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提升利用率
针对传统人事档案中存在的资料不完整、细化处理不严谨等问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发挥出人事档案的最大利用价值。首先,对传统的人事档案模板实行创新和改良,对其规格、用笔要求、书写格式予以严格把控,完善方案模板内容,增强人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
其次,各企业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对人才的要求,在规定模板的基础上,对人事档案内容实行调整和优化,重点明确人才的能力素质、教育培训情况、取得的业绩等内容,为后续人才评定及晋升提供依据。
再次,企业单位要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现有的人事档案实施归类整理,对于内容残缺的档案予以及时补充和说明,增强档案完整性。
最后,参照时代发展形式不断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调整,提高其广度和深度,发挥出人事档案的作用。
结语
虽然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不过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视度的加强,这些问题将逐渐被解决,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增大档案资料利用率,推动企业单位的良好运营。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对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文存阅刊,2018(4)
[2]王梅.探究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