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畗邦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普洱 665600
摘要:在现在机械化、科技化时代在农业种植中有着更加高效的效率与产量。长期的研究、试验使得玉米品种的产量有着极大的提升,且随着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玉米种植技术与推广方面必将有着更加显著的进步。下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除了可以供人食用外,在工业原料与动物饲料制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玉米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范围较广,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东北部分地区,成了玉米的主要产地。在此背景下,玉米种植技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给农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在众多种植技术当中,应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技术进行推广,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1 玉米推广的重要意义
1.1 产量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粮食的质量以及产量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社会中引起高度关注。在我国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具有十分好的抗旱性,可以很好地生长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甚至玉米还有着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正是因为玉米具有这么多优点,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大面积的种植,其中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十分适合玉米作物的生产,所以玉米在北方地区属于主要的农作物,而且在此地区种植的玉米,其质量以及产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在此情况下,通过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推广,不但可以让玉米种植技术得到有效优化,还可以让玉米的质量及产量得到有效提升。
1.2 增加农户收入
很多农户种植玉米不仅解决自己的温饱,大多数农户将玉米种植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会直接决定农户的年收入。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有关于粮食紧缺的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玉米的年产量得到一定提升,那么农户的经济收入还可得到有效保证,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可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动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会加大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可以更加有效地展开。
2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
无论是在土壤成分上还是在气候条件上,北方地区都适宜玉米的生长,尤其是黑土条件能够增强玉米的成色,使其具备极佳的口感。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这也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技术研发力度不足,种植技术的革新进程较为缓慢,难以有效应用于实践生产当中。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农民对新技术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无法真正体现种植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在宣传工作中往往借助于宣传手册和电视广播,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较少,不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同时,未能加强对农民种植活动的深入指导,导致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佳,在玉米种植中存在较大的误区。
3 玉米种植技术的要点
3.1栽种准备
玉米种植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增强实际种植效果,促进玉米成活率的提升。种子的质量是影响其生长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对其进行选择时应该关注种子的抗病害能力以及发芽率,防止严重病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影响。种植人员还应该确保玉米种植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加强对田间杂物的及时清理与平整,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有效控制,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肥料和光热条件也会对种子的生长造成影响,化肥使用中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选择使用时间。覆膜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热量。
3.2 玉米播种
玉米播种是玉米种植的最关键环节,应该满足后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要求,改善玉米生长的条件。宽窄行播种方式的应用,能够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促进耕地利用率的提升,防止由于玉米生长空间较小而难以获取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玉米热病等病害可以得到有效预防,促进其产量的提升。玉米的播种通常选择一点三子的方式,既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能够促进玉米发芽率的提升,为去苗工作奠定了保障,防止空苗和缺苗等问题的出现。
3.3 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加强田间管理能够使其保持良好的长势。首先,应该对杂草进行清理。杂草会与玉米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化学除草和物理除草的方式较为常用,前者通常采用化学农药,后者采用翻耕的方式。其次,应该确保玉米生长具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在选择营养肥料时,应该对玉米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确保施用时间的合理性。病虫害防治能保障玉米生长的质量,避免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当中,应该加强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利用乡村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种植技术,能够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增强农民的信赖感,使农民敢于在农业生产中尝试新的技术与方法。在宣传工作中也应该发挥网络和移动设备的优势,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能够使农民更加自主地获取玉米种植技术的相关信息。农民对于新种植技术的接受存在一个过程,应该在宣传中对技术特点进行详细讲解,消除农民的疑虑。
4.2 开展专题讲座
媒体融合的方式是拓展宣传途径的关键,能够使更多种植户了解玉米种植技术。在推广工作当中,还应该使农民能够掌握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与方法,增强宣传推广工作的专业性。因此,可以在乡镇定期开展玉米种植技术专题讲座,召集玉米种植户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并在讲座当中提供咨询服务,切实解决在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玉米质量与产量。在技术分析与专题讲座当中,应该由专业人员担任主讲人,增进种植户和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加强对不同技术适用特点的深入分析。通过深入而详细的技术讲解,让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更加高效地利用相关种植技术,并根据自己的生产经验进行改进与优化,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加强田间指导
在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中,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田间指导,充分发挥技术员的专业能力,增强玉米种植的规范性。农民虽然在宣传和专题讲座中获取了玉米种植技术的相关信息与要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技术特点的发挥效果不佳。
在玉米种植时,应该由推广单位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与示范,增强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促进技术应用纯属度的提升,为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保障。此外,试验田的设置也是促进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在试验田的种植当中,可以引导农民更加直观地感受新型种植技术的优势,明确其实用价值,以增强农民对新技术的信心。在试验田中对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介绍与分析,使农民主动参与到新技术的应用当中,营造良好的生产工作氛围。
4.4 借助政府力量推广
玉米种植技术不足导致产量较低、亦或是玉米种植的农业经济相较于其他农业产业经济效益较低,打击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在这方面需要政府方面进行指导,通过农科部门、农业宣传部门等联合推广,为玉米种植的产量提升与品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政府职能为基础,为农业科研提供支持,结合当地经济水平、水文特征加强农业种植与种植企之间的联系,切实推广农业种植的宣称政策,政府职能为基础,通过该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在各个农业种植点开展农业玉米种植宣传,以专业的农科宣传团队为农户提供玉米种植技术讲解与普及。
结语: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应该加快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玉米原材料的需求,真正增强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栽种准备、玉米播种和田间管理予以重视,确保各环节的规范性与专业性,促进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专题讲座、加强田间指导和运用政策扶持等途径,增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效果,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弊端,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亚玲.浅谈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9(4):53-53.
[2]白爱华.浅谈玉米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12):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