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林业和草原工作站 新疆哈密 8392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林木植被的砍伐及破坏,大大增加了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经济损失。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缓解生态环境破坏,改善人类生活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促进山区荒废土地合理利用,由此本文针对山区植树造林技术和山林的有效管护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山区;植树造林;技术;管理
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近几年我国逐渐将环境保护提上议程,十八大之后,“天蓝、地绿、水净”成为我国生态建设新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努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社会各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植树造林是一个长久性的,持续性的工作内容,要做的不仅是植树造林,还要做到有效管护。因此在把握宏观政策指导方向下,进行环境整合治理,做好防风固沙及涵养水资源等工作,全方面保护好林业资源,落实好山区林业建设工作。
一、山区植树造林的意义
先人种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生产的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建设环节。据统计:一亩树林相较于无林区要多储蓄水资源近20吨左右。植树造林是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挡风沙、清除空气污染、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的有效手段[1]。同时,随着林木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还能提供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而山区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山区植树造林的技术手段
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山石较多,土层薄弱,山路崎岖难行,所以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前需先充分调查山区地质特征和土壤特点,根据山区的基本情况和条件展开植树造林活动[2]。
1 幼苗栽种
山区整体生态环境相较城市要好很多,所以在山区培育树木幼苗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同时因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并且自身具有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山区采用幼苗栽种的方法,树木的成活率会更高一些。
2 分生造林
先培养一个母本,再在母本上进行分生,由此栽种而来的新植物,被称为分生造林技术。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需注意,母本是确保分生技术成果的关键,由此再采用该项技术时品种选择十分重要,保证母本基本质量和性能,是达成分生技术植树造林目标的首要条件。
3 插苗造林
插苗造林技术是指在成树的枝干或根茎进行插苗的一种植树技术,通常该技术的实施都是在春、秋两季,时节的不同,对插苗的技术要求也不同,由此其栽种技术和使用推广工作都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不论什么时节,该技术都需保持水分含量充足。
三、山区林业的有效管护措施
“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或听到的护林标语,但是就具体工作而言,很难做到人人都具备护林意识,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专人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完成护林工作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完善山区护林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的基础,山区植树造林基础设施基本首先就是水资源,万物生长离不来水,水资源的充足可以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因此,相关工作部门应在工作地点建设蓄水设施或引进水资源进行灌溉。其次就是运输工作,受地质环境影响,运输工作成为一大难题[3]。因此交通顺畅也是提高山区林木管护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山区一定要设置电力系统、防火系统、维护系统等安全系统。基础设施完善是确保植树造林与管护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山林植被管护工作最有力的支持。
2 做好封山管护工作
封山,是要切断山林与外界的联系,封山育林是有效保护山林植被手段之一,是以减少外界因素影响对山林进行保护的措施。封山育林管护工作目的是为了给山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让其自然形成一个自主生长环境。封山管理工作要对山区内的人、畜、自然环境做充分的调查,然后在要道设置关口,管理与控制人、畜出入,达到山区林木保护与管理目的,从而促进山区林木的自主生长环境形成。需注意的是,该项工作应将山区林木与人类生活区分别开来,以免为人类生活造成无必要的困扰。
3 做好幼苗抚育工作
树木幼苗存活率直接决定山区绿植质量,树木幼苗脆弱,很容易受到虫害侵扰和自然灾害破坏,因此幼苗的抚育工作十分重要。病虫害会导致树木幼苗成长缓慢甚至死亡,所以工作人员需根据树木幼苗生长需求,对其进行细微化的管护工作,其中包括控制幼苗生长环境、温度差异、水资源以及采光、通风条件等[4]。想要保证树木幼苗的优质成长,就要有效落实每一个抚育工作环节,提升树木幼苗成活率,提高生长质量,从而为山林整体质量打下基础。
4 做好繁育、移植等栽培工作
山区中的树木的果实生长成熟后会成为种子进行自主繁殖,但是如果在植被相对茂密的环境中,种子即使长成树苗也很难成活,因此管护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这些树苗进行一个移植、栽培的工作,将植被茂密处自然生长出的苗木移植到相对通风较好、水源较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树木的成活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育成本。当然,这是一项细致且长效的工作,还需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相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用。
5 加强宣传工作
山区生活的人们大多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老年人,具有祖辈遗留下来的偏执观念在所难免,这部分人很难去配合山林管护工作,使得山林管护工作难以推进。因此,山林建设相关部门应与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进行沟通,由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联合进行林木保护宣传工作。一点一点的让人们接受并配合相关管护工作的有效推进,从而真正形成“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6 完善管理制度
山林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是有效促进山林管护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山区林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应综合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对工作人员行为及工作内容要设定明确要求,让其对山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从而加强其山区造林整地、抚育管护等工作质量。
7科学管治与防护
科技发展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山区林木管护工作也可以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相关管护体系平台,对山区树木及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应援,及时处理,从而提高山区植树造林管护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手段之一,认真贯彻并实施植树造林工作,对植树造林技术需予以充分利用,这些是新常态背景下基本对策及方法。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环境优势,综合考虑资源及条件限制,将其设定为植树造林活动展开前的重要前提,将山区特点与造林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山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从而保证林木资源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需加强对山区造林潜力以及植树造林技术的深度挖掘,拓展山区造林技术,实现植树造林真正价值。以全面推进我国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时菊.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9):79-80.
[2]李艳芳.加强我国山区植树造林效益的主要措施[J].花卉,2018,(20):279-280.
[3]赵宇豪,党虹,叶苗,等.祁连山土地利用情景下生态系统水源供给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v.54;No.236(2):95-100.
[4]魏旭.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J].花卉,2018,(2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