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5212319741208XXXX 2身份证号码:21072719701104XXXX
摘要:施工中的管理影响着工人工作安全,关系着社会群众的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安定。因此,在建筑建造中的参与人员要提升自身工作意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的管理,对工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增强建筑施工的安全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给工人和建筑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问题研究
建筑行业是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也与日俱增,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为工程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隐患。因此,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现代建筑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事故的多发类型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建筑安全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建筑施工中的各种事故
1.1由于受到物体的敲打造成的事故
出现此种事故的原因有:工人操作不规范或者是没有认真工作、设备出现故障、由于光线不足而导致工作人员视线出现问题等,造成的高空坠物、施工材料的碎片飞散等,由于施工场地有限,一旦出现物体的坠落,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
1.2由于受到机械设备的伤害而造成的事故
在工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对机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够了解,在工作时不能够规范化操作,进而导致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种情况是建筑业所选用的机器设备与工作的要求不符,最终由于设备不当造成的人员事故。
1.3由于触电造成的事故
在施工中,由于工人没有安全、合理用电的意识、安全防范工作力度不强、在工作中没有穿戴防电装备、没有正确的连接线路、违规操作、疏忽大意、老化电力设备没有更换、工作环境过于潮湿、高压施工等等所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
1.4由于工程塌陷而造成的事故
此类事故是指工人在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坍塌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多发生在工程的围墙建造、面板塌陷等方面。
1.5中毒造成的事故
中毒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多发生于工人处理施工中的污水时,以及取暖时易发生的煤气中毒等等。
2 事故原因
(一)安全设备不完整
施工人员要保证安全施工,企业单位的安全防护设备必不可少,安全防护设备的完整是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为建筑从业人员配发正规的安全设备这一程度不能忽略,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完整容易导致施工人员的重大伤亡。
(二)施工设备的使用不规范
施工设备的错误操作是施工地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用电的不规范。建筑施工所采用的都是电压较高的工业用电,一旦有人触电就会危及其生命健康,更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即使如此,有些企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和工期而忽略了对施工人员培训专业知识,质管人员又对操作流程的不熟悉,施工设备的使用成了安全施工的一大隐患。
(三)责任不明确
明确的责任是施工质量的保障,也是施工安全性的体现。一个重大的工程往往会有几个承包单位,利润的肥薄会导致施工单位的项目分配发生冲突,结果往往是局部工程因为人多而提前完工,而有的工程因为无人问津还处在原来的状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也无法及时地得到处理。明确的工作职能、明确的工作方法、明确的工作重点和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按照标准化模式进行工作,减少因责任的不明确而产生的争执和推脱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四)企业单位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计的,事故作为一种意外事件,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抑或阻碍作用,管理失误是发生建筑施工事故的根本原因,而事故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意识的缺失。企业单位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的欠缺会忽略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而只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工期和成本,管理人员对流程的错误指导和对隐患的漠视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没一个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变的极为乐观。
3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对于一些特殊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等),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施工地点及周边可影响范围内的地质勘察工作。例如,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一定要做好建筑施工的防水工作;在地震频发的地区,一定要做好建筑施工的防震工作。尽量将区域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安全隐患降到最小。
3.2改善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和作业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该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待遇,配合国家完善他们的保障机制,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这样才能够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吸引他们长期稳定的为企业服务,减少了人员流动性,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管理混乱。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切实考虑到行业的高危性,加大投入改善施工人员的物理作业环境。例如,尽量增加工人的作业空间,避免狭小空间物流部畅通,作业不方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针对多变的气象和气候条件,调整员工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地点。
3.3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工程设备和技术工艺,而不应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一味追求低成本而不改进设备和技术。因为先进的机械化操作水平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和人为操作的安全性,反而能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相反就难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协调顺利,不利于按时完工、浪费成本,严重的还会造成施工事故。这样做,虽然前期投入的成本较高,但是其长远的意义重大。
3.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和安全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保证他们能够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另外,要经常性地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学习以及现场技术、安全交底,使每位员工熟知熟记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增强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
3.5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1)在全面范围内,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活动。
(2)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各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做好应急资源的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和演练,提高较大以上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3)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后的监督检查以及对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警示、监控制度。
4 总结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行业,如果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那么就会导致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施工单位只是为了赶施工的工期,盲目的进行施工,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施工的质量。在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大发展趋势比较乐观,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延伸,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也在逐渐的增加。所以,为了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进而,能够保障建筑施工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于吉芳.探讨高层建筑改造施工安全防护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