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广西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谢敏慧
[导读] 摘要:党中央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推进部署,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党员,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走向严紧硬。
        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530029
        摘要:党中央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推进部署,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党员,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走向严紧硬。党员教育管理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面对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我们党必须把党员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党员质量。本文拟分析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2019年5月6日,党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重要保障,需要在社会各界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那就必须先明确当下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中找到国有企业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成效不显著。目前,国有企业部分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知度不够,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是部分企业党委开展理论学习不够规范,集体学习研讨时班子成员学习讨论不够。未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学习互动交流少,没能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理解不深不透、效果不显不实,理论学习与业务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深化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党员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国有企业党员教育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上,未能更多关注员工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部分国有企业党建日常基础性工作耗时费力较多,未能更加聚焦聚力于党建特色品牌的打造和深化工作,党委缺少党员培训教育计划,个别党组织未按计划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党员培训教育内容不全面,缺乏系统性,未能做到全盘谋划、整体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没有成系列、成阵势。
        (三)党员组织生活规范化仍需加强。国有企业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出勤受业务工作影响较多。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质量还有待提升,如“三会一课”记录中发言内容不具体、出席会议和缺席会议的党员名单不全、“三会一课”台账不完善等。发展党员工作还不够规范,部分企业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和要求不熟悉,未能及时指导下属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对发展对象的教育考察不够细致,发展党员程序执行不够严格,党籍材料填写不规范等。
        (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不多。国有企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形式主要是“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在组织的过程中,按要求落实任务现象较多,采用新技术、新方式吸引党员有效参与组织生活的方法不多,结合企业经营业务实际开展活动还不够。基层党组织“自选动作”开展较少,部分党组织党员活动开展不够且形式单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载体少,创新不足,没有充分结合生产经营工作特色开展党建活动,以党建促发展的效果不佳,党建品牌建设滞后。
        二、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梳理起来主要是:
        (一)党员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国有企业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偏重于理论学习,开理论学习会较多,开展实践教育仅限于参观、考察红色胜地等方面,缺少运用理论知识指导项目一线等相关活动,致使党员难以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内容的逻辑体系和思想观点,故很难达到思想共鸣、情感认同的效果。
        (二)国有企业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认识不到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忽视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政治站位不够高,认识不到位,对党员的组织纪律性要求不高、管理不严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复杂形势下,部分党员出现出现党性淡化、理想信念动摇,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担当。
        (三)党员教育管理阵地相对落后,管理形式传统单一。国有企业目前凸显问题主要是因为新媒体阵地建设落后,传统的单一教育方式向多元化方式创新转型,国有企业对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形式单一,除了例行的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支部大会等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外,很难有其他丰富的教育形式。
        (四)党务工作者缺乏经验、专业知识不强。国有企业党委均设有党群部门,也相应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党务工作者,但多数企业配备党务工作者人数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履职能力不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掌握不准、指导不足。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形式主义。要抓好《条例》的宣传解读和学习培训,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严格执行《条例》规定。
        (一)强基固本,突出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


        新时代的党员教育管理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企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工作相结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引导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重点内容,强化党员意识,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突出理论学习重点内容,按照企业党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结合年度理论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能做到有学习、有记录、有台账、有体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加强党性教育,强化思想入党。严把入党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落实政治审查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注重从生产经营一线、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坚持高标准、保证高质量,按计划完成了上半年发展党员任务,确保了新发展党员合格率达到100%。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党员思想素质的重要工作,必须将思想入党作为内在要求与根本遵循,贯穿党员教育始终,将解决思想问题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实现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巩固提供坚实基础。
        (二)着力减负,强化教育培训的统筹谋划。
        1.对焦对标,结合党建品牌打造谋划党员教育培训。按照“有特色有亮点、打造品牌支部”的工作思路,打造一批叫得响、记得住、干得好、推得出的企业党建品牌。找准企业历年党建基础性工作的规律,增强工作计划性、预见性,打好各项工作“提前量”,结合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紧而有序、忙而不乱地统筹开展好常态化教育培训。
        2.提质提效,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提升党员凝聚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让党员干部职工学有榜样,干有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与企业主责主业的深入融合,深入推进支部“结对共建”,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业绩”为目标导向,紧密围绕党支部“组织结对、党员结对、服务结对、管理结对”四个维度,在增强支部组织凝聚力、提升党员战斗力、扩大服务影响力、积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出成效、树标杆。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生活,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
        1.丰富党支部活动的形式和载体。统筹开展专家讲座、专题党课、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形式和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员工立足岗位奉献。丰富党支部“固定党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三亮三进、学雷锋月等活动载体,把党员的先锋形象在工厂、在车间、在班组树起来。如按照“学习日、奉献日、提升日”三种形式来安排固定党日活动主题,引导党员学用贯通。
        2.丰富党员教育内容的特色亮点。为了增强教育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学习强国”手机APP等系统的作用,强化党员日常学习,结合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围绕党员思想困惑和关注问题进行讲解评析,引导党员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统一思想行为。既要开展一系列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同时也要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学习对象,用具体可感的、贴近生活的范例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用好“互联网+ 党员教育管理”阵地。
        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使用以来,党员教育管理就有了信息化基础。新时代新形势下,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瞄准一个“特”字,探索开展“码上办”党建管理,通过微台账、微管理、微视频,打造“微管理、微服务、微学习、微活动”等新型党建管理形式。可以建立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 党建”和“智慧党建”信息化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开设网上党支部、网上党校、网络课程,建设一系列相互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宣传学习平台。用好党员教育管理网络阵地,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实时记实、智能分析,推演研判党员变化和党组织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强,姜珍珍.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04):5
        [2]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D B /
        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5/21/c_1124524932.htm.
        [3]徐立恒,谢小同.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如何强化思想入党[J].人民论坛,2020(01):74-75.
        [4]魏传光.破解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题——基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探讨[J].人民论坛,2020(0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