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是一种长约十分钟,并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的短视频。它在课堂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教学,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语文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基础。为此,这一教学工具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和扩展。为了将这一教学工具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 高中语文 高中生
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增加→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文化框架,为接下来的成长打好基础,所以这一学科在高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知识面广,再加上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遇到难题,为了解决以上困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于是微课被广大教师引入到高中语文课堂,以此开展有效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将这教学工具发挥其作用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微课在现代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掌握不了其中的学习技巧,尤其是在阅读理解以及中心思想的归纳等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这时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教学重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观看,掌握其中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写作手法,于是笔者将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了学习。
1.文章内容展示:第六自然段
2.写作手法的分析:对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述,主要采用比喻、拟人、叠词、动静结合、修辞等方法。
3.总结:通过这一段的总结,发现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采用了由远及近的方式,并运用绘画的技巧虚实结合。
通过这一微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并且在分析现代文时能够明确从哪个方面进行切入,最终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提升理解能力,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应用做好铺垫。
二、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认识。但是受时间观念的影响,古诗词简短精悍的词句使得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再加上历史背景的不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障碍,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讲述古诗词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境,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供便利的条件,久而久之,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例如,在教学《声声慢》这节课时,笔者将这首诗的意象欣赏进行了录制,让学生在微课中品愁情,具体内容如下:
1.词语展示: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2.词语内涵分析:
淡酒包含一定的愁苦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死
3.词语分析,总结中心思想
从意象中感受到作者的孤寂愁思之情,并在冷清凄美的意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经过这一微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整首诗的主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获得了一定的认知,以此掌握了学习难点。
三、微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文言文中存在很多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导致学生在遇到相同的词语时,不明确其中的意思,阻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所以一提到文言文时,很多学生比较恐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其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使→在学生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总结中心思想,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解决学习难题。
例如,在教学《过秦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刻,笔者将其中的词类活用这部分内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观看,并加以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内立法度 内:名词做状语,在国内。
2.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南、西、东、北:名词做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3.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动用法,使……削弱
通过这一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翻译整篇文章时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从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未→为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
总而言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教师在使用微课时,注意将→对这一工具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制作微课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微课中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还可以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保障,为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志强.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名师在线,2019(30).
[2]黄瑜.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