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口语交际主要涉及听、说两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帮助。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字: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研究
人们的日常交流主要依靠口语,小学生在交往上就如同一张白纸,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助于学生更自然的与他人交流,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越来越弱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收获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变得能够与他人很好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技能。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结合阅读教学,培养表达能力”、“设计主题活动,进行口语训练”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创始人李吉林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既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又能使学生灵活地应对生活中的交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比如:打电话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打电话时应该要做到把事情说清楚、语言简单、有礼貌,还要做到认真倾听、灵活应对,这样能够给他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并使对话充满效率。对此,笔者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周末,莉莉想要去小红家一起写作业,于是打电话给莉莉想要约下时间,如果你们是莉莉和小红,应该如何通电话呢?”这时,笔者指定了两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喂,你好,是莉莉吗?”学生二答:“是的,请问你是谁?”学生一:“我是莉莉,我想周末去你家写作业,可以吗?”学生二:“可以呀,欢迎你。”学生一:“太好了,周末见。”二:“周末见。”这个对话结束后,有学生指出他们没有约定具体的时间,应该约好具体几点,还有就是没有结束语“再见”。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把握口语交际的技巧,从而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二、结合阅读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表达和交际技巧,对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也能深化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得到启发。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其借老屋在想要倒下时为小猫、小鸡、蜘蛛提供避难场所而始终不倒的故事,表达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执教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由分配角色,朗读文本内容,感受老屋的善良。之后,想要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结尾进行续写,并用语言进行讲述。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讲到:“蜘蛛在老屋里待的太闷了,于是想要换一个环境,跟老屋做了告别。老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终于到了我能够倒下的时候了。这时,下雨了,一个农民伯伯躲了进来,他说:“还好有这个老屋,不然我就浑身湿透了。”看着农民伯伯脸上的忧愁和身上的雨水,老屋决定再等等,等雨停了就倒下......”这样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主题活动,进行口语训练
我国非常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也涉及了非常多的口语交际练习,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设计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养动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执教《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时,笔者应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向其他同学说一说每个动物的特点,然后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说出原因。还有,说话的语气也会影响日常交往。在生活中,有的学生不拘小节,讲话没有分寸,不看对象,这不是个性而是没有礼貌和素养的体现。在执教这节课时,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要求学生相互交流:“你借了同学的一本书,说好了今天还,可是你还没有看完,你想再借两天,你应该怎么跟对方说。”这样,能够为学生遇到相似问题打个样板,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巧。
结束语:
口语交际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除了上述几点外,教师还可以考虑举办辩论赛、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灵活地思维运转中总结口语交际的技巧,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加九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1-92.
[2]王艳玲.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J].学周刊,2020(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