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教学模式的探究,而合作探究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还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所以这一教学模式近年来被广大教师所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这一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 小学生 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文化教育程度的重视,语文科目在小学课堂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原因在于它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德育水平的关键学科,所以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被广大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学生的学习思想,为学生引入合作探究模式,从而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条件下将课堂重点和难点得以掌握,以此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为接下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让更多的教师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应用。
一、转变教学思想,加强运用频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核心人物,所以教师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跟随日前教学的发展来做出调整,保证以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实施教学。所以合作探究模式的实施必须由教师主动提出和实施,通过增加运用频率,让学生体会合作探讨的好处,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总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时,笔者以自主探究的模式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教学,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课文进行了阅读,之后每位成员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了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渗透真实的情感,最后让其他小组对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了表达,又让学生体会了小组合作的过程,使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最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合理使用模式,满足求知欲
很多教师在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时忽视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认知规律,导致这一模式的应用虽然解决了教学难题,但是其教学价值并未发挥到最大化。这时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改进,帮助学生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达到真正的自我提升,以此在合作探究中满足求知欲。所以,教师时刻注意选择合理的使用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古诗时,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所以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展示这一节日的历史由来以及发展背景,之后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最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这一古诗的内容进行了探讨,让学生了解“九月九日”这一风俗习惯,并将对古诗词的中心思想加以综述,将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以此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小学语文课堂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从而在小组中探讨整首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将自主探究模式的开展价值发挥到最大处,提升古诗词学习的质量。
三、布置课后作业,体验合作过程
作业巩固课堂知识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力法宝,所以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此巩固课堂知识,并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在作业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完《元日》、《清明》这几首诗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背诵的任务,这次的方式与原来不同,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四到五人,之后谁先背诵过就让谁当小组长,随后监督其他学生进行背诵,并在背诵中纠正学生的发音,最后通过默写,将这几首诗加以掌握,以此合作完成这一作业。再如,在讲述口语练习《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故事的主题,并思考故事的来龙去脉和有趣点,最后将故事的思路进行探讨,并选择一位口齿伶俐的学生将故事讲明白。最终每个小组通过打分选出最有趣的故事。经过这一作业的完成,让学生体验了合作探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从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将自身的探索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目前的教学趋势,也是学生成长的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本学情进行小组分工,最终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成长,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国鸿,张正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建构研究[J].学周刊,2019(32).
[2]吴佩怡.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