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教学方法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王瑞琼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从“提升写作兴趣,增加知识储备”“讲解文章结构,提升写作技巧”“开展写作比赛,加深学生投入”“发散写作思维,记录真情实感”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文章内涵;写作技巧;真情实感
        前言:小学写作教学不单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巨大难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直观反应其文化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到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目标。新课改明确提出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写作作为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推动者,应看到语文写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写作知识,进而达到提升每一位学生写作能力。
        一、提升写作兴趣,增加知识储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要的是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日常学习中去,教师以课堂学习为起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为辅助,进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转变。以《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前播放简短的记录片,学生会被视频中的地球全貌深深吸引,带着这样的情感翻看全文,学生对于课文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文章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通过种种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白地球母亲是生命的摇篮,他将一切都贡献给了人类,以地球为中心一定范围之内已经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应从当下做起保护这个晶莹剔透的美丽星球。学生深入课本中所讲解的知识,对于文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摘抄,在遇到环保类似题材的作文就会信手拈来,比如有同学会写道:“我们的地球是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曾几何时她是五彩缤纷充满着勃勃生气,伴随着人类无止境的采掘,河流逐渐干枯,那是地球母亲的血液被抽取殆尽,冰山逐渐消融,那是地球母亲的哭泣,我们这尘埃中的一粒小小微尘,于地球数亿年的生命不过是沧海一粟,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为了以后的儿孙,也为我们自己。”
        二、讲解文章结构,提升写作技巧
        学生对于作文写作具有强烈厌烦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对于写作技巧是十分生疏的,就好比迷路者手中地图,能够给他们指引方向,充实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提升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少年闰土》一文为例,文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优秀小说作品,文章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如文章中所写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文章通过对于环境的描绘衬托出闰土在遇到猹时的勇敢淡然。学生自己撰写文章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一知识要点,如在衬托人物时穿插环境描写,从而达到烘托气氛的关键作用,如有学生写道:“那是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都带着泥土的腥气,我跟哥哥约好一起河边捉鱼,雨水已经漫出了河边我跟哥哥只好放弃,就在这时一辆摩托车朝着我们飞驰而来,那就是像一个朝我奔腾而来的怪物,周围的一切顿时静悄悄的我呆滞在原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哥哥一把将我推开,他被摩托车的车把带出去很远,胳膊上蹭出一道深深的口子到现在还能看到清晰的疤痕。”学生通过课文掌握环境描写的知识重点,教师此时应给学生拓展其他的写作技巧,如文章开篇尽量华美,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对于这一部分的安排可以引用出名的诗句,或者是排比句之类。文章内容一定要丰富,将自己所要描述的事件或者感情完整的表达出来,文章结尾部分要简短有力,简明扼要的点出主题。


        三、开展写作比赛,加深学生投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针对这一特征开展合适的写作比赛,对于优秀的文章进行班级表彰墙张贴以兹鼓励。在这样的情感的带动下,学生会产生积极追逐优秀代表的心理,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教师掌握合适的比赛程度,既不可磋伤学生的自信心又要达到提升学生追赶先进者的步伐,具有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的命题作文为例子,有同学写到:“时至今日最难忘的还是去年的生日,在一个星期前就心心念念着那一天,我早晨不见任何一个人说生日快乐,我最好的朋友一天也是默不作声,我的心里难过极了,窗外的花朵被夏日的阳光照射耷拉着脑袋,原来它也在同情我,在这样焦灼的心情中我度过这一天,回到家中爸爸妈妈都十分严肃,我忍下心中的委屈,此时就听见屋里嘭的一声,爸爸妈妈拉响手里的礼花炮,爷爷奶奶手里拖着蛋糕,我的好朋友站在门外手里捧着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电动赛车,我的眼泪顿时不争气的流了下来,这个生日过的真的很幸福。”在写作比赛的激励下,每一位学生都调动自身的积极力量,在同学与同学的竞争下努力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从而达到高效提升写作能力。
        四、发散写作思维,记录真情实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一篇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读者可以从文章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在文章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日常,以自身情感为媒介写下的文章强烈的感染力。以《慈母情深》一文为例,文章讲述了作者一段童年经历,作者用细腻温暖的笔法勾勒出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生活是相当贫乏的,而作者的母亲十分支持作者读书的愿望。文章开篇以作者祈求要一本书为引,衬托出作者对于阅读的渴望,可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当作者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时还是备受感动,他将这部分钱买了一瓶罐头想让母亲开心,母亲表面上斥责作者内心却是十分感动的,并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内又攒出了作者买书的钱。学生通过以课文为起点联系自身,对于文章中的情感会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教师此时可布置下作业,写一篇简短的课文歌颂母爱。结合文章内容有同学会写到:“在我心中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历经了十月的煎熬生下我,从一餐一饭,到书本知识,她从来不曾缺席我的成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成长中,岁月染白了她的发,我对她的赶集千言万语也只能凝结成一句话,母亲感谢您。”也要同学写到“我的深爱着我的母亲,相较于别的同学我更愿意时时刻刻跟母亲表达这种情感,我的妈妈是抑郁症的患者,即便是深受疾病的璀璨,每天起床我都会发现洗干净的衣服,可口的饭菜,我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为了我在与病魔抗争,我将以最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妈妈。”在这样的写作教学中,学生以自身情感为开端,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日常写作练习,进而在反复的训练中不自觉的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只有学生掌握了完备的写作能力,才能提升自身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笔者将持续关注“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教学方法与探究”这一重要课题,立足教学实践,丰富教学手段,全面了解学生内心,旨在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峰, 单玉环. 探究“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 学周刊, 2015(16):176-176.
        [2].倪济建. 妙笔生花,灵动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1):8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