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新课改的实施,导致了新的教学模式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的好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一大助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还须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使小学语文课堂产生更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小学生
我记得一位伟大心理学家曾说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探索发展学生的心里安全和心里认知能力,这就必须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最佳的,有创造性思维学生就能发挥出作为人的最大潜能,为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这些发展的前提,就是要靠师生间情谊般的关系而维持,来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一、开展交际教学,培养沟通能力
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之间自行交流,互相启发思路,展开见解,增强认知,学生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培养自我判断和自我修改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引发自己的观点,还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阅读认知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让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普罗米修盗取火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他完全可以和太阳神阿波罗商量。有些学生认为普罗米修斯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而有的学生认为宙斯的做法是对的,既然你犯了罪你就该受到相应的惩罚。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教学,增强学生认知
阅读学习,在教学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特别的重视。随着年龄的长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课文数量逐渐减少,学生需求的知识面提高。这就要教师为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一个书籍交流会,让学生们主动地分享自己觉得比较出色的书籍,并且做到每周互相交流,让学生阅读书籍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例如,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的影响,迫切需要指导,教师因以身作则。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一课时,我可以拿出几张美丽的风景照片让同学们猜猜这是我国的那个地方,学生的回答各抒己见,有说黄山、泰山还有说洞庭湖的,我慢慢解释道,这些答案都不对,这是被人们称为人间的仙境——九寨沟,然后,我把自己准备了很久有关九寨沟的书籍还有自然风光的照片拿给学生欣赏,学生边看我边讲,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很美,它湖泊资源众多,湖水清澈明亮;五彩池美;瀑布巍峨错落,甚是壮观。通过这种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还通过课外阅读增强知识面,拓展了眼界,提高了学生语文水平的能力。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
对于学习,不懂的人不如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兴趣的人。说简单点你不喜欢一件事而去做,不如喜欢一件是而而去做即使失败了他也不会气馁。可见,强烈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上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环节,在这个信息技术昌盛的时代我们只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画面,化静为动,展开想象,把生动直观的画面展示到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乐趣,激发斗志昂扬的学习情绪。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沙漠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谈印象?(不毛之地),并且同时放映出绿洲的图片,也同样让学生谈谈印象?(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那种由盛转衰、由衰转盛的滋味,使学生身心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与作者心思情景交融,触目惊心。无形中升华了自己的内心,触及心灵的感觉。信息科技的发展,直接地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迫切的寻求指导,渴望新的理念,新的见解,这也就突出了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先天条件必须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尊重学生理念的基础上,不提供给学生负面的影响, 自觉规范自身教学行为,提升综合教学素养,践行教学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分担。
参考文献:
[1]杨伏旺.基于课程统整的单元群组教学实践——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第七单元为例[J].新教师,2019(02):19-20.
[2]黄咏瑜.基于个性化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实践——以《梦想的力量》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04):40-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