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肖娟,张文荣
[导读]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0)和研究组(n=20),分别在其化疗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组间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较常规组低(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对于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开展无论是对其心理状况的改善还是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疗;乳腺癌;人性化护理;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前言
        乳腺癌为女性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手术为乳腺癌患者的常见治疗方式,其可以将癌变组织有效切除,同时术后配合化疗以及放疗治疗,可以进一步维持患者的病情稳定,延长其生存期限。但是化疗作为强烈应激源之一,容易增加患者各种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辅以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1]。为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了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0)和研究组(n=20)。常规组均为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均值(38.44±5.43)岁;病程区间2个月至13个月不等,均值(8.21±1.14)月。研究组均为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26岁,均值(37.81±5.46)岁;病程区间3个月至12个月不等,均值(8.49±1.15)月。两组乳腺癌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化疗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病情观察、体征监测、体位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化疗治疗期间开展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①环境干预:对患者病房进行人性化布置,例如采用暖色窗帘以及摆放绿色盆栽等,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②心理干预: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护理诉求,根据患者心理症结所在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干预,同时在沟通中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治疗自信心。③健康宣教:耐心为患者普及乳腺癌相关疾病知识,告知其配合化疗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告知患者化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除此之外,加强对患者伴侣的健康宣教,鼓励夫妻坦诚相待。④不良反应干预:密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且告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同时指导其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宜,为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可以在其化疗前遵医嘱指导其服用抑制胃肠道反应药物;在化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多喝水,同时辅助其做好相关卫生护理工作,例如会阴清洁以及口腔清洁等。
1.3观察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越严重。以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C30)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实验数据,以t检计量资料,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较常规组低(P<0.05),数据见表1。
       
        表1  组间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2.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常规组高(P<0.05),数据见表2。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人性化护理为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护理工作开展均是以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前提,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来达到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的目的[2]。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开展,有效将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中被动服务转变为了主动服务,其良好的护理应用效果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其护理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差异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可以进一步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状况以及抑郁状况,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而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常规组高(P<0.05),充分证实人性化护理在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开展无论是对其心理状况的改善还是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颜小红.人性化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6):59-60.?
[2]刘吉梅.人性化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47-3748.?
[3]朱春皊,胡淑英,李小青.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放疗后耐受性及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4):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