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110例妇产科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舒适度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手术反应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术中、术后的焦虑和恐惧,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完整过程,包括术中、术前、术后工作等多个方面。围术期护理的完善是今后临床实践的重点,也是妇产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环节[1]。针对预防感染,还应从降低感染概率和术后并发症入手,及时调整对方病例和措施,提升护理质量。妇产科手术未来将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身体恢复、预防并发症、重建信心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析了妇产科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110例妇产科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55。实验组年龄21-35岁,平均(28.21±2.17)岁。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8.89±2.89)岁。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①术前护理。护士术前探访病人。查阅病历,包括病史、手术史、各项检查报告结果、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名称、麻醉方法,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妇产科护士用亲切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与患者交流,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体位、手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介绍同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紧张。②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按照医生和麻醉师的要求开始麻醉工作,并与患者进行简短沟通,缓解紧张情绪。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充分尊重患者。调节手术室的温湿度和做好患者的保暖护理,维持术中的舒适。手术开始后,护士要熟练配合医生,果断处理手术,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确保导管通畅,并记录护理过程。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情绪不稳、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护士要体谅患者感受,立即与医生采取措施,对患者给予贴心帮助,多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手术完成后24小时内病情会迅速变化,要密切监测妇产科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引导患者术后适当恢复运动,及早对妇产科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使其排气排便。此外,还应开展疼痛教育,以减轻术后疼痛。术后护士应每天为病人消毒、清洁外阴,预防尿路感染,适当按摩病人,注意有并发症病人的日常护理。术后妇产科护士应经常探望病房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饮食、排便等注意事项。妇产科患者阴道内细菌种类繁多,要全程进行科学护理,尤其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需要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及时、适量的原则,只有患者对皮试不过敏,才能使用相关抗生素。随着患者术后意识逐渐觉醒,病情稳定,医护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面向未来生活,对患者进行多方面指导,使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加快疾病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舒适度评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舒适度评分
护理开始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P>0.05,而护理结束实验组舒适度评分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分别是(61.21±5.77)分、(61.21±5.01)分,护理后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分别是(83.21±1.28)分、(83.21±1.42)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分别是(61.21±5.21)分、(61.56±5.65)分,护理后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分别是(94.21±2.12)分、(95.21±2.11)分。
2.2满意度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t=7.736,P=0.000<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是95.78±3.90分,而对照组的满意度是82.78±2.21分。
3讨论
妇产科围术期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在舒适护理过程中,妇产科护士开展术前护理重点介绍手术室环境、参与手术人员水平、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手术准备。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用热情亲切的语言给予安慰,主动帮助病人摆好姿势,操作轻柔。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的患者,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手术顺利,并由麻醉师和护士送到病房,交班给病房护士,并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2]。术后护理能使患者感到愉悦,有利于术后健康恢复。通过对患者的探访和观察发现,恐惧、焦虑、紧张是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主要心理表现,由于物理护理在流程和技术上日趋完善,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围术期护理应发挥关键的心理疏导作用。采用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方法,加强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恐惧、焦虑和紧张,减少疼痛的影响,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和术后康复,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身体机能[3]。而且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心率,防止身体不适、手术延期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护理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护理工作也实现了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发展舒适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创造优质服务,是当前我国医院改革的主旋律。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妇产科护士首先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4-5]。舒适护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护士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春秀.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1):118+121.
[2]马巧梅.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57-58.
[3]陈岚.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82-183.
[4]李琪.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44-145.
[5]肖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9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