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治疗依从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小儿哮喘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患儿各40例,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依从性与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后依从性95.0%比较对照组80.0%提高,且临床治疗效果92.5%更高于对照组75.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在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依从率与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值得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哮喘;治疗依从率;临床疗效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气促、胸闷、喘息、咳嗽等症状,对患儿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中容易哭闹、烦躁不安,因此治疗依从性低,继而影响治疗进程与治疗效果。而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则能抚慰患儿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展开[1]。因而,在本次研究中,将选择80例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并分析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小儿哮喘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2.5)岁,病程6~22个月,平均病程(14.0±8.0)个月,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6.0±3.0)岁,病程5~21个月,平均病程(13.0±8.0)个月,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参与本次实验观察的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对比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患儿入院后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用药干预、雾化护理等。
观察组患儿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①健康宣教 组织患儿家属,统一展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知识教育,为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播放宣教视频,鼓励家属参与患儿的病情监测。同时通过健康指导提高家属对疾病正确认知度,指导家属多低龄患儿不舒服状态给予抚慰与解释,增强医患沟通。②心理护理 患儿受病情影响,在临床症状及陌生环境的影响下存在烦躁不安、恐惧、抗拒等负性情绪,因而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儿的互动,通过语言或肢体抚触等方式取得患儿信任,在交流中注意保持语言温柔与亲切的态度;或通过播放视屏、轻音乐、准备玩具等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③环境护理 在患儿治疗室中,指导患儿呈舒适体位,调整病床角度,可放置电视,播放动画片提高患儿兴趣,并在墙壁上张贴儿童贴画,为其提供动画画册,活泼、温馨的治疗环境。同时注意调节室内温湿度,多通风透气,治疗室尽量安排较少人员,减少噪音,确保患儿能够充分休息,从而减轻烦躁情绪。④饮食护理 告知患儿家属执行并监督患儿多饮水排尿,多食用低盐清淡食物及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控制对海鲜、牛奶、花生、鸡蛋、大豆等过敏原食物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注意少食多餐,促进饮食消化。⑤呼吸道护理 注意密切监测患儿咳嗽状况来更换体位,以保证呼吸道顺畅,以免发生肺不张等不良症状;加强巡房,每2h进行一次拍背干预,帮助患儿呼吸道痰液排出,避免窒息发生。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若检测值持续在90%以下,则应考虑给予患儿氧气干预,以阻止缺氧状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由我院自拟护理依从性调查简表,对患儿在治疗中遵医行为、配合态度等方面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80分及以上,为十分依从,评分在50~79为一般依从,评分在49分及以下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十分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0%。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即患儿治疗与护理后心率、呼吸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及双肺哮鸣音消失,为显效;患儿治疗与护理后心率与呼吸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为好转;患儿治疗与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无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2]。
1.4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对比
数据显示(见表1),观察组患儿护理后依从性提高至95.0%,比较对照组患儿依从性80.0%明显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ng)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与慢性气道炎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小儿哮喘发病于5岁之前者高达70%~80%,且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但多余环境、精神、免疫、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而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过量运动、换季温差、刺激性化学气体等都会诱发哮喘发生[3]。目前临床中针对小儿哮喘尚无完全根治之法,在通过雾化吸入解除患儿临床不良症状的同时还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次数。
综合护理是一项更加科学、全面的护理方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护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确保患儿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后,其治疗中依从性得到提高,临床效果也有明显好转。这主要是因护理中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引导家属参与到患儿情绪抚慰、病情监测工作中,确保患儿不舒服状态可被及时干预治疗;而心理护理的实施则能消除患儿内心恐惧、不安情绪,减少治疗中躁动情况,以积极配合护理展开,继而缩短治疗进程,保证治疗效果。环境护理的实施可转移患儿治疗中注意力,让其保持稳定情绪,并获得充足休息,在生理与心理上感受舒适;饮食指导则能在避免患儿因食物过敏原诱发疾病的同时加强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恢复。呼吸道护理的实施则可最大程度避免患儿因痰液、体位错误等情况引发窒息或肺不张,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氧气充足;最终经由全方位的综合护理以帮助临床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哮喘患者在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依从率与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值得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杨亚红.综合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0):119-121,126.?
[2]陈静, 徐玲, 段银霞.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贵州医药, 2017, 041(012):1332-1333.
[3]杨立群,杜美娜.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5):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