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的周期短,因此对施工团队的压力加大,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便更加严格了。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要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实行问责制度和奖励机制,从各个方面着手,强化对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争取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城市的基础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体系
一、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的速度和利益,忽略了施工质量的严重性。尽管社会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度都很高,但是这些施工团队的质量意识仍然很薄弱。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较为落后,但是他们为了追求施工能够获得的利益而忽视提高施工的水平。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了在质量管理监控方面的开销,造成了工程管理漏洞,不利于工程项目的科学落实。
由于施工单位的质量监控意识缺失会使工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例如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佩戴安全帽;工地缺乏安全保护物资;施工人员擅自进行违规操作;项目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规范,没有经过严格考核就上岗;施工单位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生病得不到治疗,带病工作影响工程质量等。
2、建筑工人素质不高
目前的施工团队中,参与基层施工的大多数都是素质较低的建筑工人,以四十岁以上的外来务工及进城打工的男性为主。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更没有正规的技术证明。他们甚至是由于工程项目临时组织到一起的,待工程结束后就会解散,届时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想要问责都无法追究责任。这些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偏低,想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是很难实现的。而一些经过专业训练,有专业资格证明的建筑人才往往不会从事基层的建筑工作,大多数都改为担任技术指导、工程规划方面的工作。
3、缺乏严格的施工监管机制
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质量,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缺乏对项目质量和过程进行监管的专员,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都是由上级领导兼职完成的,采取的是临时抽查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起到监管作用。还有很多管理者难以抵挡外界因素的诱惑,有意放低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和要求,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多少由于采用劣质建筑材料打造的“豆腐渣”工程经不起时间的打磨,没几年就破损严重,如此多的鲜活案例并不能给施工单位警醒,仍有许多工程存在采用劣质施工材料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由于采买人员和主管人员吃拿卡扣,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大局,严重威胁了项目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购买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存放现有的材料,导致材料损坏或变质,既影响工程质量又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健全的管控制度,严格管理,按程序操作。例如,审批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等,全方位地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需要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试验检测等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在项目动工前就应该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每一个环节做到有书面的函件或会议纪要,各方单位要建立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管控制度。
2、勘察、设计单位应全面考虑场地地质条件
勘察单位对场地地质条件应考虑周全,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带应予以重视,有必要和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尽量减小最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与实际岩土工程条件的偏离。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准确把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设计单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工程项目的各种因素,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适应性,从而尽量减少设计缺陷,杜绝工程隐患。
3、对工程施工的材料要加强质量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是工程的基础,如果工程的施工材料出现了问题,就不能使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因此要严格监管工程的施工材料,选购的建材要质量高,使用施工建材要规范。当然,为了使相应的监管人员具有高度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相关的部门就要把奖惩机制建立起来,真正的做到奖罚分明,如果监管人员发现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要对其给予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奖励。与此同时,如果监管人员对于市政工程中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惩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是市政工程的监管以及质量效用得到保证。
4、在施工过程中,监管的力度需要加大,达到质量的动态管理
开会审查即将施工的图纸方案,并确立目标,技术交底的重要工作也需要尽快的落实,及早的发现图纸中的缺陷作出改进,完善其中的问题,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面做好铺垫。施工过程中,工艺管理尤为重要,工艺操作要求也需要严格谨慎,不能因为工艺操作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问题的产生。每道工艺完成需要及时检查,在检查完成并确认后再进行下一道工艺的施工,通过保证每道工艺都达到合格的标准,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准。更要在施工过程设立工程质量的动态管控体系,使之从施工开始每一个环节一直到最后竣工都要进行管理,在过程中,及时的对工程质量现状和质量控制目标进行剖析进行比对,当发现问题是可以最快速的加以改进并完善。应严格落实要求,加强防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经常检查各个环节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使事故胎死腹中,不给事故发生的机会。
5、增强对于人员的管理
5.1指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属于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管理工作需要围绕项目来进行,如此需要正确选择项目经理。其中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需要明确管理知识,掌握项目管理法的实际流程,明确建筑项目的各种法律法规,工程项目不仅存在施工合同,而且包括对于协议的签署,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进行联系。不仅如此,对于项目经理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市场感知能力,持续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增强自己的项目管理水平。
5.2正确安排现场人员等到确定项目经理之后,需要正确安排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好项目团队,其中存在的施工人员和相关岗位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而且需要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增强对于人员成本的控制。施工单位需要正确设置责任制度,而且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来增强对于现场情况的控制,掌握各个岗位的职责。其中对于质检员来说需要确保现场选择的施工材料质量可以满足需求,而且需要正确落实各个岗位的实际职责,如此也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
随着市政工程项目的不断扩大,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例如施工队的整体素质,安全教育水平都要达到标准等等。希望日后通過市政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工程人才,而在这一点上,教育部门也要投资一定的师资力量进行辅助,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涌现出一批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将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市政工程建设得越来越好。总而言之,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施工方和市政方双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安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8):232-233.
[2]邬鑫.浅议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