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1.万淼 2.郝晓菲
[导读]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理衰竭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理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理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23),一组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理衰竭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疾病基础,当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会在斑块表面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1]。此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及心理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探究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理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23),一组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48—84岁,平均年龄(67.41±5.03)岁;研究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67.38±5.1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他汀类、醛固酮拮抗剂以及利尿剂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J20171054)治疗,起始剂量为50mg,每天口服两次。    随后依据患者用药情况逐渐增大剂量但不超过200mg,每天两次[2]。两组均持续治疗八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新功能改善超过两级;有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心功能改善在1—2级;无效表现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计14例,有效计8例,无效计1例,治疗有效率为98.5%(22/23);对照组治疗显效计7例,有效计12例,无效计4例,治疗有效率为82.6%(19/23)。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X2=14.772,P=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其是一种可能危急患者生命的急性病症。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多,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有患者也已经超过了200万[3]。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会有前驱症状,以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最为常见,此时硝酸甘油的应用效果也会变差。如果患者无心绞痛,可能会出现长时间心绞痛。此外患者还会出现神志障碍、胃肠道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等。患者在起病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实践表明,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等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在部分患者中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会因为反复心衰住院。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复方制剂,主要由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沙库巴曲脑啡肽酶抑制剂组成,因此其具有双靶点调节机制。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通过提高脑啡肽酶活性来抑制利钠肽水平,提高环磷酸鸟苷,从而促进血管扩张,促使尿钠排泄。其中含有的血管紧张素Ⅱ成分还能降低机体醛固酮释放,有效缓解患者病症。但是需要注意是的,沙库巴曲缬沙坦目前只推荐应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并且其不应与其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素抑制剂联合使用。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有着更高的治疗有效率(P<0.05)。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T-proBNP、hs-CRP水平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4):635-636+639.
        [2]周建华,黄建波,郭世燕,热娜.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20,26(13):25-26.
        [3]张小红,薛竟宜,李俭强,李为民.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12):1215-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