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郭霞兵
[导读] 学生学习能力和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小学时期
        摘要:学生学习能力和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小学时期。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受到培养的品质和习惯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老师在教育知识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德育教育这个内容。因为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支撑。古人也有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说法。所以在这样一个“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就很值得我们去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对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 研究
前言:
         新课标使得我们必须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以德育教育来给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思想基础来当作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以此来表明学校在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体育课堂教育不仅仅是在教育学生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还能够做到教育帮助学生如何去培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小学课堂教学的展开和实施。所以,体育的教学离不开德育战略的改革。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的现状
(一)教师与家长对体育的道德行为的忽略
        小学的体育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难题所构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忽略了体育道德教育的功能。即使在当下这个普遍都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师和学生的家长都没有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的教育达成共识。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学校在教学的时候只会教给学生基础知识、技能,而忽略了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体育课虽然是一门锻炼学生体质的学科,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体育课程就纯粹是一门加强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学习和锻炼的一门课程。这样的不重视使得大家对小学生体育课堂的蔑视和偏见更是起到了助长的作用。对于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发展德育教育是很不利的。
(二)体育教学中道德行为的枯燥及教学方法落后
        就目前来看。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有着很多问题。举个例子,就比如体育德育中最常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老师能够做到把这样高尚的精神能运用到相对应的道德教育中,去培养去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肯定是一种很生动有很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实中,老师的教学通常是很僵化,很公式化的。并没有做到灵活的去把自己人生阅历中的一些知识素材来融入自身的德育课堂教育中。这样的填鸭式,机械式的知识灌输,几乎是脱离现实的纯理论课,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然而这就是当下体育课堂道德教育工作的普遍表现。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策略
(一) 体育课程内容要重视凸显德育
        有时为了能够突出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校和老师也要设法把突出道德教育的地方添加到当地的现实中区。这样的话,就不仅仅能够实现体育课堂中道德教育的母的,而且也使得课堂更加有趣。比如说,对于有武术特点的地区,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对于苏州水乡地区,体育课可以加设一些划船、水八仙种植采收等模拟游戏项目。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当地文化的归属感,也可以激起学生对于家乡的美好感受。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比如地震,洪水等等,我们也可以将一些自救的方法融入课堂,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之外,还可以认识到面对灾难时,友谊的重要性和灾难时人性中的闪光点。当然在我们自然灾害较少的地方也要加强应急反应的教育和练习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措施。
(二) 体育德育的教学中的生活化的体现
        学生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单纯的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遇体育德育的教学一定要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前,在小学生的体育德育课程中,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定的太高了,导致教育方法都比较单一。教育的质量和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局限。教育离不开生活,小学生在思考和行动方面个性都是很鲜明的。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是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必须牢牢把控住学生道德教育,日常生活和体育教育的共同点,把三者结合起来并且运用最大的能力去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尽可能的去克服体育道德教育中“假大空”的现象。比如在进行热身跑步的时候,老师可以吧各小组分开以小组为单位慢跑,老师提出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再如:进行障碍抛教学时,老师可以联系生活,组织好我们的小团队,检查学生数量,创建一个“大楼失火,营救困在屋里的孩子”的教学情景,同时做到模拟火灾的救援现场,做到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集合点名。同时做到准备,呼叫,疏散人员、翻窗、取水、灭火、救人,就和普通的消防员一样来进行教学模拟。同时也要执行障碍物移动练习,例如交叉、跳跃和钻孔。之后,老师也可以将自己了解的消防专业的特点和功能融合起来,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用电、节约用水,做一个遵守法律的好公民。不仅如此,这样教育下去,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勇敢,团结,果断和互帮互助这些优秀品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做到了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别人。
结语:
         总而言之,如何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进行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建设,就得在教育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阅历和行为,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设法能让学生在自己锻炼好身体的基础上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所以,体育老师在课堂之外一定要多下功夫,多研究改进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完美的融入进体育课堂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身上不仅仅含着家庭的期待,也是学校和社会的希望。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荐,我们也必须要坚持德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所以,学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同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老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的理念,尽可能多的去创新教学的方法,不断的去探索和时间新的德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教学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03).
[2]胡亚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系统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