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刘溪文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在教师的培养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从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重要依据、教学案例以及应用方面进行阐述。为了提升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课堂效率,提出了转变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跳绳小组;创造和谐氛围,提升小学生参与跳绳的热情;分层进行激励评价,树立小学生跳绳神的自信心等策略。
        关键词:分层分组教学;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对课程教育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小学体育教学更是给予更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创新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增强体质,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潜在的能力,进行可持续的教学内容设计。所以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分层分组的教学,有利于体育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利于体育老师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转变体育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重要依据
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理论依据是分层与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的操作技能分为ABC3层,在A层的人是较少的,C层的人是最多的。在整个过程中,每一层都需要确定一位层长,老师根据不同层的个性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当老师对A层进行教学时,B层的层长和组员可以到C层进行指导,当老师在第B层进行指导时,A层的层长和组员可以去C层进行指导,当老师在C层进行指导时,A层的层长和组员可以去B层进行指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一层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兴趣,并且提升学生的体育操作技能,增强了小学生的体魄,为小学体育课堂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教学案例
以实际的小学体育跳绳课程为例,在刚开始上跳绳课程时,一大部分学生是站着的,不愿意动,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在老师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调整,采取了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选择,每一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比如:老师亲自指导、小组组长指导、花样跳绳、小组比赛等方式。在每堂课程结束之后,学生都还意犹未尽,老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达到了全员运动全员参与的最佳效果。


        三、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的应用
        1、转变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跳绳小组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无法适应小学生的发展,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跳绳作为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更加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跳绳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达到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的目的[2]。作为小学体育老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比如:爱好、兴趣、优势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2、创造和谐氛围,提升小学生参与跳绳的热情
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性,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进行更好的学习。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方法时,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将跳绳的形式分为很多个层面,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的创造和谐、稳定的教学课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3]。一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兴趣化的内容、身体素质类的内容等,使学生对跳绳产生的不同兴趣都得以表现。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三是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自由练习和集中练习两种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挖掘潜在的能力,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有效方法。
3、分层进行激励评价,树立小学生跳绳的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讲老师对他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时间段。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物质奖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需要改变的地方[4]。比如:在对C类学生进行评价时,体育老师首先要观察学生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不能与其他两类学生做对比,要寻找此类学生的优势和进步的点,对学生进行口头或者是物质的表扬,不能有批评或者是瞧不起的话语,尽管此类学生表现的并不如人意,老师也要非常的有耐心,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课堂中。而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的教学体系评价,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另外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跳绳竞技的比赛项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其中,这种竞赛的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老师还能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还能够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论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客观情况,结合体育教学的常规,为学生量身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合理的进行分组,因材施教。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知识和核心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的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习跳绳的兴趣,提升体育跳绳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华.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时空,2018(24)71-71.
[2]宗晓雯.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教学反思[J].新课程·中旬,2019(8)83-83.
[3]赵亮.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7,(9):143-143.
[4]包乃春.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情感读本,2019,(18):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