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 李倩
[导读] 随着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
        摘要:随着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身体美;在运动竞争中,让学生创造运动美;在观看赛事中,让学生体悟运动精神美;在体育运动中,让学生体现意志品质美;在器材布置中,让学生感受环境美。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  体育  审美教育

        体育是一种体质教育,体育教育全过程都蕴含着美。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体育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随着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学,分析并提出几个观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身体美
        现代人热爱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运动能塑造人体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称赞“体育教师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仅把人体练得强壮,行动迅速,有抵抗力,而且还求其对称,典雅。”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审美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师要身体力行,不论是在语言、衣着,还是在举止、动作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言语文明,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动作示范更应该准确、优美、规范,它能直接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直接途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在运动竞争中,让学生创造运动美
        体育之美寓于运动之中,运动中体现出美。竞争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体育竞争就表现在激烈的运动对抗中。把平时训练所掌握的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到竞技比赛中去,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运动之美。
    体育竞争的项目种类繁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竞技比赛,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内容。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等,比赛双方的实战目的就是战胜对方,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抗竞争的现实。比赛中,双方的技术水平越高,实力越接近,对抗就越激烈。随着赛事的推进,就越是扣人心弦,振奋人心,极具吸引力。在竞赛中,也就更能全面地展现超常的体力、体能、智慧和技巧,因而审美价值就越高。
        三、在观看赛事中,让学生体悟运动精神美
        体育运动,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表现为运动员在竞赛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顽强意志、良好作风和高尚的道德精神。它对社会精神、道德风貌建设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尤其是高水平的国际性竞技体育,它往往泛化为一种“国家行为”,并具有浓厚的“国家象征”意味。如中国女排精神、奥运精神等。


        体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雨天,室外运动常常难以实施。由于高中教育长期受高考教育的影响,学生常常以文化课教学为重,因而,雨天的体育课就变成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如果体育教师把这样的课利用起来,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我相信学生一定能从中体会到那种永不言败,不断战胜自我的精神。
        再如,在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常常会相遇许多的国际性体育比赛,比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学生往往没有时间观看或逃课观看这些赛事,如果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观看,相信学生一定会很兴奋、幸福,而那种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们。
        四、在体育运动中,让学生体现意志品质美
        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更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更加健康完善。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美就是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各种困难所体现出来的美。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自身条件并不好,努力训练、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却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运动项目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如纵箱分腿腾越、中长跑等,学生是十分害怕的。在教学时,教师讲述示范完技术动作后,应对学生进行分段练习,由易到难,从而使他们克服紧张、畏惧的心理。就这样,学生在克服困难,完成运动任务的过程意志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五、在器材布置中,让学生感受环境美
        体育器材是进行体育运动的物质手段。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多数的时候是在室外进行。根据这一特点,场地器材的布置就构成了体育教学活动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布置体育器材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尽量使场地及周边环境适合学生的感官要求、心理要求和活动要求,如器材的布置密度及场地周边的绿化,场地的色彩搭配及音乐等,用美学观点来设计安排场地、器材,使其布局合理,鲜艳醒目。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就能够得到美的熏陶,为体育活动增添美的魅力。例如:在跑步练习中采用了色彩鲜艳的标志,摆放出蛇形、螺旋形等图形,给学生以视觉享受。
        总之,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有着丰富的审美本质。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2]雷国樑.美学与审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熊玲玲.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