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詹玲
[导读] 在进行病险水库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具体内容以及技术手段进行调整

         摘要:在进行病险水库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具体内容以及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在本文中,将基于对勘察案例的分析,来对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明确应采取哪些技术手段,完成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情况进行研究与明确,从而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关键词:病险水库;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手段研究

         引言:对于病险水库来说,要从水文地质勘察等具体内容出发,来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病险水库的精准除险与加固。而且水文地质勘察在水库实际勘探调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对病险水库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主要技术手段的研究深入研究,以确保整体测量的精准性。
一、勘察案例
         某水库与多条公路相连接,整体交通性能十分便利,其位于长江流于某水系直流的源头,坝址以上的集雨面积约为9km2,总河道长度为9km河床平均比降约为9.3%,最枯流量约为0.03m3/s,在到2017~2019间的平均流量基本保持在0.2m3/s。而改水库的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为12m,其中坝顶高程约为1300m,水库的整体容量可达380万m3,其具体性质是以灌溉位置的综合性小型水利枢纽工程。在对进行而对其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主要实现对当前整体工程项目的除险加固。
二、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首先,在进行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时,需要对其当前整体环境的水文条件进行分析,而该水库的整体水文气候条件如表一所示。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勘察水库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开采与分析,从而明确地下水位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来明确地形地貌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而在对该病险水库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发现河水的水位要低于库水位,并且水库间的分水岭也较为单薄,整体地质环境较易导致库水渗漏问题的发生。
表一 病险水库水文气象表

         其次,在水文地质勘察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病险水库的地质构造出发,来对褶皱、断层、裂隙等发育的地带进行研究与分析。该病险水库,整体断层的破碎现象较为明显,使其自身极易成为水库产生渗透的通道。而且在实际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断层破碎现象会导致病险水库产生渗透,岩层中宽大密集裂缝地带的出现以及岩溶地区断层带的出现也同样容易导致渗漏通道的出现。同时,地层岩性的与结构如果出现异常也会导致水库出现渗漏。特别是松散岩类坝基的水库,极易导致河道堆积物的形成,由于其渗透性相对较强,也容易导致水库中的水出现渗漏与流失的问题。而如果水库位于岩溶地区,也会由于其地理环境的下碳酸盐底部的隔水层效果往往相对较差,无法有效的对库水进行阻挡与保持,引发库水流失的问题。
         再次,对于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内容勘察而言,同样需要注意水文地质条件会导致水库渗漏问题的出现。为此,就要在勘察的过程中,从地下水类型的出风,对其含水层层次、分布以及埋藏深度等信息进行获取,并明确地下室补给、径流与排泄的条件,从而完成对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的分析。在勘察案例当中,也重点的对水库附近的地下分水岭进行精密的勘察,以取保不会出现地下分水岭比水库正常高水位低的时候,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而如果水库位于岩溶地区,岩溶地区的整体岩溶发育强度、岩溶形态、岩溶水的动力特征、建坝前后的水流量动态变化以及规律进行重点勘察。
         最后,在进行水库渗漏通道的地质分析时,需要对渗漏通道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分析。通常来说容易导致水库形成渗漏通道的主要表现如表二所示,并且在对地层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软岩层渗漏通道的连通性进行明确,以避免地层的结构特征受到影响。而在多层结构的水文地质条件下,隔水层自身的条件也会导致水库出现漏水的问题。同时,地质构造也会影响基层透水层与岩溶发育地点漏水通道的连通性。
表二 渗漏通道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三、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手段
         在展开水文地质的测绘工作时,需要将在测量的过程中关注好渗漏通道以及进出口地段的整体特点。并且,在进行山区的水库地质测绘时,还要对水库附近的邻谷与分水岭进分析。而对平原地区间水库水文地质测绘时,需要对正常高水位以上的第一级阶地进行调整。岩溶地区勘察则需要对被勘测到的岩溶洞穴进行精准的测绘。对于水文地质结构情况的研究而言,需要结合钻探与物探的应用,来对含水层与断裂富水带的位置进行明确,从而对当前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行获取。而且在进行水文地质结构情况的勘察时,通过钻探与物探的结合,能够对水文地质测量的整体质量进行,从而对其数据信息进行精准的获取。而在对剖面线进行布置的过程中需要将水文地质结构的整体环境考虑在内,进行布置,以对地下水的分布状况进行明确。同时,在多层含水结构进行确认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并对岩层的布置情况进行明确,确保能有两个以上的钻孔。而在岩溶地区,需要确保在进行钻孔的布置时,其深度能够穿过岩溶发育带。
         而在进行水文地质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相应的钻孔抽水试验,而持续时间通常会达到一个月以上,从而能够对水文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分析,以了解其整体变化却,并保障计算的精确度。而在岩溶地区则需要通过示踪试验的应用,来对岩溶洞穴的连通性进行勘察与明确。而在进行岩土层的渗透试验时,需要对渗透系统进行精准的测定,从而为水库渗透量的精准策略提供依据。此外,在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立起一个长期观测网。并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要对可能会发生渗漏岩组进行两个以上观测孔的布置,从而完成对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项目的勘察,并了解降雨发生后洞穴的涌水以及流量情况。
结论:综上所述,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病险水库的水文地质勘察需要从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水库渗漏通道等内容出发进行调控。并采取水文地质测绘、钻探和物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等措施,来完成对病险水库的具体状态的精准策略与调整。
参考文献:
[1]苗壮.水库岩溶渗漏勘察技术要点[J].冶金管理,2020(01):162-163.
[2]袁洪昆.浅论水库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世界有色金属,2018(01):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