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都比较小,而且小学阶段是关乎着小学生们的个人行为、个人性格以及个人智力培养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且他们的因为是刚刚接触和步入学习时期,他们的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尚浅,他们的心智以及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还不能够正确的判断是是非非。此时小学生如果受到了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大可能的会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或者是心理疾病。特别是目前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而来,小学阶段的学生肯定多多少少的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的。所以小学的教学老师就必须要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预防小学生的心理疾病,所以在本文中笔者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简单的阐述一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施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阶段 心理健康 家校合作 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教学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引导,更需要家长的教育教学和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庭的教育这两方面是占据着主要位置的。在以前家长的传统观念里都是觉得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根本就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只有安全把孩子送到学校和老师的手里就可以了,其他的时候就不需要自己来操心了。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现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小学的教学老师以及家长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家长和学校以及老师都要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促进小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
小学教学老师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家长如果能够跟教学老师进行合作相互配合的话,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还能够促进小学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使家长和教学老师的教学目标达到一致。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有效沟通和交流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很好的提升小学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形成了互补,才能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以及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合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小学生的身心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在每一位小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都离不开教学老师以及家长额的关心和爱护,所以说小学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应用策略
(一)学校教学老师与家长统一教学观念
以前的很多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就是把孩子安全的送到学校之家长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学校和教学老师的事情了,自己不需要操心其他的一些事情,对于学生的作业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很多家长都是一概不管的,但是最后却只关注孩子考试成绩的好与坏,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都没有跟孩子有一个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所以现在的学生家长都缺乏跟孩子的心理沟通,需要给孩子们一些好的心理安慰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也没有跟家长进行合作以及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就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学习成长的环境跟家庭的学习成长环境都一样的重要。所以小学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在学生身心成长的过程中都要有效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无论是教学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要不定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待学生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要多多夸奖和鼓励学生。也需要及时的从沟通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的发现的才能够及时的解决;如果发现一些学生出现消极或者偏激的心理教学老师和家长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总而言之就是学校和家长一定要统一教学观念,在小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配合老师工作的时候就要积极配合,学生家长也要跟教学老师定时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和学习状况,学校以及教学老师和家长三方都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制度
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学校老师以及家长需要付出更多实际行动才能够落实这个目标,教学老师和家长需要做到互通有无,及时交换关于学生的任何动向信息。例如:教学老师可以指定某一天为家长开放日,每一周或者每一月其中的一天为家长开放日,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就可以邀请学生家长们到学校来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当中,以此使家长们深刻真实的感受到学生们真实的校园生活,在这一天家长都可以跟教学老师询问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这样才真正的做到了互通有无;或者教学老师也可以跟家长约定某一天为家访日,教学老师进行家访不仅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学生家庭的一些情况,还能解决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绝大多数的家长的工作都非常的繁忙,有些时候可能会无法及时的参加老师的教学活动,这个时候教学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对教学老师进行反馈,如此一来就拉进了与教学老师双方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结语
总之,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生身体和心理二者健康成长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老师以及家长都要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学老师和家长要统一教学观念,而且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建立在老师的教学机制之上,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共同的教学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曹俊红.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12):160-161.
[2]王彩梅.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2019(21):31.
[3]丁慧芸.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