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观念养成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王建伟
[导读] 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摘要:科学观念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科学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习科目,所以教师对于这个科目的教学也不够重视,在教学时也不重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但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 科学观念 养成策略
一、现阶段学生科学观念培养的基本情况
(一)科学教师不重视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才是学生教学的主导者,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想要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首先教师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并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还都是更重视对学生实施基础知识的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也是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结果,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一些与提升考试成绩无关的科学小常识的内容教师也不会对学生进行科普。学生在学习时只能接受到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非常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成果只会展现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并不会展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扩展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但是很多教师都害怕扩展内容影响自己的正常教学,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所以在教学时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只给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二)教师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学也已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已经认识到对学生实施灌输式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才会更轻松的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所以,科学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只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的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但是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知识时,更多的是对知识内容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会创新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教师对学生科学观念培养的重视程度
        想要实现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首先教师就应该认识到对学生实施科学观念培养的重视性,重视对学生培养科学观念的工作。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大多数还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足够重视,这样学生的科学观念才能得到培养。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不能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尝试更多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教师在《物种的多样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生物与植物,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种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与科学的神奇,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加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二)对科学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学,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念的培养,但是这样的教学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新型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教师在《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地球的内部结构,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形象生动的科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这个过程,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加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和学习,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总结: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还能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兴海.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观念养成的策略[J].科学咨询,2018,(19):105. 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8.19.084.
[2]包兴利.学好初中科学养成科学观念[J].华章,2013,(28):273-273. DOI:10.3969/j.issn.1009-5489.2013.28.237.
[3]许挹红.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15-15.
[4]郭强.浅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