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戴东英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戴东英
[导读] 建筑工程行业近些年得到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显得比较关键。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近些年得到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显得比较关键。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质量,这也是建筑企业在市场中占据发展优势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和质量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研究,能为实际技术施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问题的出现,多是由于混凝土拌和物质量不达标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及格原因:第一,混凝土配比并不合理,或是混凝土原材料拌和过程中,加水计量不准确,造成泥浆少、砂石多;第二,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将原材料均匀拌和,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振捣不密实;第三,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易产生离析、砂浆分离现象,却又未进行振捣,从而形成蜂窝;第四,振捣时不规范,或振捣时间不够,或出现漏振,导致拌和物中的气泡未能及时排出,停留在混凝土模板表现形成蜂窝麻点;第五,未能保持浇筑后模板的湿润度,导致模板表面的水分被吸收,混凝土构建失水过多,导致出现蜂窝麻面;第六,混凝土原材中的砂石粒径较大,坍落度较小,但是钢筋却较密集.
1.2空洞与露筋
        混凝土施工中,造成空洞和露筋的原因较多。混凝土下料时,如果钢筋较密集区域、预留埋设件处和预留空洞处被搁住,却在未对其进行彻底振捣的情况下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会导致下层形成空洞,或出现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的情况。当混凝土下料一次性过多、过厚过高时,都容易形成因振捣不到位而造成的松散空洞。在钢筋较密、构件截面相对较小的地方,石子容易被钢筋卡住,当混凝土内掉入泥块、木块等杂物时,浇筑的混凝土沙浆不能充满钢筋内部和周围,造成空洞和露筋的现象。混凝土配比不当,会产生离析,导致模板缺浆或漏浆,造成空洞或露筋。而在混凝土保护层处振捣不实或是振捣棒击到钢筋,容易造成钢筋移位,导致露筋的产生。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2.1拌和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拌和混凝土是其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一旦拌和不规范,将会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达标,进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我们需要在大规模拌和前进行试拌,即根据之前试验所确定混凝土配比开展试拌,随后将试拌所获取混凝土样品予以检测,待其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后,将其配合比最终确定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试拌时应严格依据试验所获得配合比进行,从而避免混凝土样品质量受到影响。在经试拌最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后,企业便可据此开展大规模的混凝土拌和工作。此时,需注意的是,除了要及时将各种料放入拌和设备外,还应密切关注骨料含水量以及拌和物离析情况,以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达标。
2.2浇筑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流程,像是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必须要精确的统计、计算测量出所需的相应部件,充分的了解、掌握浇筑对象的施工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出现。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浇筑时所需的钢筋等相关数据也要进行要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浇筑结构的顺利进行,利用有效的经费创造出最大的利益。同时要求浇筑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浇筑工程之前,对浇筑对象以及浇筑对象的内部的进行有效的清洁及必要的维修工作。与此同时为了使模板看起来更加的平整,要提前对模板上存在的的一些裂缝进行磨平补漏等处理。浇筑时如果随意进行浇筑,不能规范的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往往就会制造出劣质工程,极大地影响最后的工程质量,因此在进行有关工作时必须加强巡视、监管。浇筑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浇筑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格局位置发生改变时,浇筑的环境就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遇到上诉问题是能学会变通进行。

同时一旦浇筑工作出现了不可解决的问题时,要及时采用应急方案,仍不能完美解决时要报告上级,这样才能使损失最小化,同时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同时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质量的优劣、时间长短的控制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保持其表面水分极为重要。而往混凝土表面洒上适量的水不仅能够促进水泥水化,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还能防止因混凝土表面过干而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在传统的养护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有高温高压养护、常压蒸汽养护、自然养护等。近年来,施工用水不断减少,以往的养护方法已难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需求,所以,混凝土养护剂等新型养护技术应运而生。将该种养护剂均匀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可以有效阻隔空气,减少水的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利用自身的水分水化,以起到养护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应保证其养护时间在28d以上。此外,在冬季也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28d以上,随后可根据空气潮湿的程度和温度的升高等变化,可以核实将混凝土养护时间缩短为21d、14d,但必须确保在7d以上。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养护时,严禁直接将水浇到裸露位置,应当使用保温材料或塑料薄膜等来做好保湿保温工作。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质量控制的方法,笔者就具体的技术应用质量控制进行如下探究:
3.1混凝土材料及拌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就要从最基础的材料以及配比环节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涉及到水泥砂石以及钢筋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才能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的工作比较关键,要注重对材料的规格以及数量和应用要求实施检验,保障原材料符合施工应用的标准要求。混凝土的配比的控制方面,在对不同的环境变化下,混凝土原料的含水率的检测频率就要加强,对外加剂的质量也要科学应用。混凝土的搅拌中要保持均匀性。
3.2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运输环节要注意,选择最优的路径避免混凝土运输中产生离析的现象。为能够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以及质量,就要在上面覆盖毛毡物避免有灰尘杂质进入到混凝土材料当中,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施工场地的清洁工作要做好,避免影响运输车的正常通行,造成耽误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问题出现。
3.2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环节,作为是施工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注重浇筑方法的科学选择,以及做好浇筑振捣的工作,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通过全面分层浇筑的方法应用就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一浇筑方法的应用对工程量不大,以及浇筑的强度不是很大的情况比较适合。而对于浇筑工程量相对比较大的情况,就要注重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式,也就是将混凝土结构分成几个段进行分层的浇筑。或者是通过余面分层浇筑的方法应用,也能起到良好的浇筑效果,也就是通过一次性的浇筑到顶的方式,为避免浇筑施工产生裂缝,就要通过低热硅酸盐以及粉煤灰等作为缓凝剂减缓混凝工凝结的速度。浇筑施工要和振捣工艺施工协调配合,一边实施混凝土浇筑的工作一边进行振捣施工,振捣的作业中就要保持频率以及振捣点的控制,振捣的时候注重按照快插慢拔的方式,保障振捣的密实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就要从具体的细节着手实施,保障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标准。通过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就有着积极意义,希望能在此次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研究下,为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名城绘,2019,(01):1.
[2]杜海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05):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