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范明阳
[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顺利稳定进行,要提升其的稳固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过程严格把控,各项数据计算要精细和反复核算。本文首先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分析造成其施工不易的因素有哪些,最后进行施工技术要点探讨,希望给予相关施工人员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对于现代房屋建筑而言,地基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不仅对施工安全有较高要求,而且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也有严格的工程标准,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居住体验。因此,强化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每一个地基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整体质量。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一,地质千差万别,所以要选择不同手段进行房屋的建设。若想提升地基建设的高质量和高品质,就必须要进一步的完善施工技术和处理措施。目前,我国的房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具有透水性、剪切性、压缩性的特征,因此,如果要想提升建筑的整体安全性,那么地基就需要有强大的承载力。如果地基的承载力和建筑标准不符的话,那么房屋建筑就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沉降现象和渗水现象等不良影响。
3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3.1 复杂性
        地基是建筑的基础,也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地基施工中,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房屋建筑奠定稳定的基础,避免以后的建筑过程中出现裂缝等现象,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然而。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种多样,特别是我国青海或四川地区临近地震带,板块活动频繁,同时也易发自然灾害,所以,要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减少灾害对于基地的不良影响。若是建筑选址不恰当,或勘察不到位,都会造成质量问题。
        3.2 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如果有关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工程质量加以严格控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从而会加大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造价。
        3.3 难度大
        由于各个地区的地质形态不相同,现如今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又进一步提升,导致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地基是建设的根本和基础,保证建筑稳定性的首要前提,故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大对施工过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对上部结构造成影响,降低出现塌方的概率,保证人们的安全,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地理基础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
        3.4 多发性
        在地基建设的前期,若是地质勘察不到位,不能全面了解建筑环境而造盲目施工,这必将造成施工的技术与实际的建设不符,必将埋下诸多的隐患,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建筑中时有发生,尽管目前的勘察技术不断地发展,也避免不了此种事件的发生,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4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4.1 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土方开挖的主要流程、施工要求,以便于提升地基基础施工水平。

首先,有关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地基施工方案,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到位。其次,监管部门应针对地基施工的疑难点,就开挖方案进行重点审核,以最大程度满足地基施工需求。最后,施工人员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务必结合施工现况,合理确定地基位置及开挖深度、坡度,确保与施工图纸相符合,尤其是开挖深度、孔位的确定,使开挖至少达到地下500m深度条件。
        4.2 完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地基的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施工,遇上淤泥性的土质时,应放弃选用,对于那些土质均匀以及密闭性较好的地质,就可以将其选为基本持力层。当然,对于那些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废弃物以及杂土,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将其用在持力层中。同时,在地基施工前,要对周围的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充分分析,利用科学合理的材料和方案,进一步降低基变形对于建筑的影响。最后,在地基建成后,需要对建成的地基面检验,进一步地降低地基沉降风险。
        4.3 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技术,其在应用中主要是要坚持边缘向中间的夯向,当一遍夯向结束以后,应用推土机整平场地,进行放线与定位,随后加以夯击处理。通常情况下,强夯法中的加固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以实现对表层土、中层土、深层土的一次加固。随后,依次进行满夯、小夯等处理。在夯击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强夯参数加以夯击处理,保证夯位的准确性,保持落锤平衡。如果在夯击处理过程中坑中存在积水,必须首先排除其内的积水,如果含水量过大,砂石铺好后再进行夯击处理,保证夯击处理的整体效果。
        4.4 创新技术合理利用
        在进行地基施工之前,首先要制定一套详尽的施工计划,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有了详尽的施工计划后,进而考虑如何使用施工技术,因此施工人员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更新自我技术水平,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将其运用,才能展现出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邀请著名专家介绍国内外发展先进水平,有哪些值得借鉴又有哪些在施工工程中应避免的错误,以此来丰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有了专业知识的铺垫,在实践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地基工程开始施工之前,相关部门要对其施工计划进行严格的审核,证实该施工计划是经过严格的勘测制定而成,施工技术符合技术要求。
        4.5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当前,排桩支护技术、逆作法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常见支护技术。在应用排桩支护技术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联合基坑土层支撑结构与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让两者形成一定合力后,实现对土体的支挡。近年来,这一技术中包含的许多成熟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支护施工中,实现了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逆作法为一种相对完善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其施工要点,减少负荷对基坑土体的影响,为基坑周围预留后续钻孔位置,与上部施工交替进行,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推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和关键,地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也应对地基质量进行把关,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房屋建的稳定性。只有不断地强化和改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和总结地基施工中的重点,才能不断地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曹广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27-228.
[2] 赵永旭.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105.
[3] 郑晓涛.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8):237.
[4] 张端荣.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01):158-159.
[5] 井大坤.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6(1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