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城市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7期   作者:赵华
[导读] 当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而在城市建设方面,最不可或缺的便是交通建设,能够为群众的日常出行以及物流运输带来巨大的便利。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而在城市建设方面,最不可或缺的便是交通建设,能够为群众的日常出行以及物流运输带来巨大的便利。但是,就当今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而言,混乱、拥堵的现象日益常见,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与处理的地步。而在道路交通分析期间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创新期间,将智慧交通融入其中,是提高工程设计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能够为道路的高效运行提供不小的帮助。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展开细致分析,融入全新的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城市交通工程;设计技术
        引言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大量车辆在道路上造成道路交通拥堵,造成一系列交通问题,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此外,大型城镇不断扩张,中小城镇快速发展,城市的结构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和交通工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基本原则
        1.1具有城市特色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要保证道路交通设计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特色文化。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进行规划时,需要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为特点和基础,促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城市整体形象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文化特色。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特色。
        1.2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交通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交通环境是人、车、路的要素,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因素。城市中的一些弱势群体需要优先考虑。在横断面设计中应设置公交优先权和公交专用道。公交线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系统和盲道的设计上。归根结底,我国公共交通、盲道、自行车道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也是近几年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其主要理念是在发展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损害。现如今,城市道路拥挤及各种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同时,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影响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的这些不良情况,应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交通需求,减少及避免道路交通中存在的污染情况,优化交通环境。此外,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交通领域各方面的管控,增设交通安全的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架构。
        2道路交通设计技术探究
        2.1横断面设计与选择
        在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了解到城市道路主要包括主干道、快速路、次干道以及支路等。其中次干道、主干道以及快速路包括一级道路和二级道路,一级道路主要是对新城区进行服务的,而二级道路主要是以旧城区道路为主。支路主要包括三级:一级支路是服务型道路,二级支路主要是自行车车道,而三级支路主要是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辆混合型的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道路的功能以及分级要求,对横断面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在对横断面形式进行选择时,要尽可能减少物理分割情况,保证可以在交通流改变的情况下,对其他道路类型进行有效利用。特别是行人与非机动车辆道路可以尽量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进行分离时,可以使用高差方式进行有效隔离。
        2.2城市交通枢纽的设计
        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一般是指车站前广场的设计,即以火车站为中心的旋转城市枢纽,辐射周围的公交车站、出租车、公交车等。

在设计中,要保证与整个城市的道路联系更加科学和紧密,注意保持足够的宽敞,尽量减少拥堵的发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原则,合理设计公交车站。此外,我们应该做好人行横道的规划,人行横道应该与车辆车道分开:出租车应该设置停车场,确保停车位的便利性;同时,要给私家车一定的停车位,以保证城市枢纽的整体位置符合规范。
        2.3确定不同道路等级服务对象及优先级
        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分为许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实际上,决定城市道路功能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服务对象,道路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自身的设计理念自然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在设计城市道路方案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运输效率比较高的交通运输工具,其服务对象通常有大型货车、公交车、单位班车、小型汽车等。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则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运输效率较低的小汽车的使用情况,避免由于不同运输效率车辆的同时出现,产生交通事故,此种设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
        2.4科学合理规划特色景观
        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道路两旁的绿化,要保障两端景观符合当地城市的风格、符合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并且还应保障绿化能够起到节能环保作用。例如,在对公园附近的城市道路设计时,应保障道路两旁景观与公园内部景观相符;在对特殊交叉口进行设计时,应要留足应急地带;在对城市主干道路进行设计时,应要考虑该道路的性能、环境需求,使得道路两旁绿化为驾驶司机带来放松和舒适感。
        2.5路段交通设计
        在设计路段交通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设计行人过街通行空间的过程中,应以保障行人出行安全及便捷性为基础,尽量减少行人过街中的其他安全因素。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行人过街通道应选择在整条道路上;若遇到交叉口的情况,应先设计行人过街横道,再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其他方面的设计。在路段的中间位置,有必要增加行人过街横道,且保证行人过街横道的宽度在3m以上。
        2.6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为实现城市道路的人性化和标准化,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保障恶劣天气下城市交通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在设计人行横道的排水时,可以利用坡度朝向机动车道、使用双坡排水的方法排除机动车道雨水、在城市道路设计间隔性的雨水收集站、将雨水引入指定地方等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投入了高度的关注,同时也十分重视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水平的提升策略,能够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混乱等现状加以改善,促使城市道路的使用能够更加高效。因此,本文首先对城市道路的状况作出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的创新措施,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够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更加方便群众的日常出行。
        参考文献
        [1]毛济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0):265-266.
        [2]王腾远.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路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8):56.
        [3]刘国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284.
        [4]何健安.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133-134.
        [5]李成.关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完善探讨[J].时代汽车,2017(12):18,20.
        [6]迟宇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