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交通的品质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交通更加便利,出行能够畅通无阻。因此,在城市不断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人们的需求进行满足,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工程建设难免会出现不同的质量问题和施工问题。如何能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市政道路工程检测作为工程质量保障的基本手段,其重要性也就可见一斑了。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检测;重要性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堵车现象。交通运输量的增长对城市道路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正常的市政道路使用年限是在15年之上,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很多道路连10年都用不到,路面就出现坍塌,大坑小坑并存等问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道路施工质量不合格。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人们对高质量的道路的需求,相关的市政府部门为改善城市道路结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铺设道路时充分把路基压实,提高道路的质量,做人民群众放心的道路工程。本文重点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和市政道路工程的一些检测方法。
1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技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政道路质量评估验收中的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是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其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对降低施工成本和加快工程进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重视。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可以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砂石材料进行检测,可以根据检验的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判断,对其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也能进行分析。在对砂石材料进行检测时,要是检测结果满足要求,可以将其在市政道路中进行应用,不然就不能予以使用。砂石的材料符合要求,在施工中能够避免出现对砂石材料进行重新采购的问题,因此,对降低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也非常有利。
其次,在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也要对新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检测,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工期进行加快,同时,对新技术的开展也非常有利。
最后,市政道路工程的试验检测能够对市政道路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的优劣能够进行判断,能够更好科学的对材料质量进行判定,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科学有效的道路试验检测手段,对任何一种材料的规定性能的相关数据能够进行掌握,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市政工程道路试验检测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对工程的进度也能提高,对造价的降低也非常有利,能够更好的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有直接的影响。在应用试验检测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对各方的重视程度也要进行提高。
2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方法
2.1基桩超声波检测
通过超声波检测判断混凝土灌桩的桩身完整性以及混凝土的质量状况。检测原理为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采集于基桩混凝土检测中,通过对波幅值的收集、分析、数据处理,即可判断出混凝土的完整性,对缺陷部位能及时的检测和发现。声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波幅各有不同,在出现断桩(包括全断面夹泥或夹砂)局部截面夹泥或颈缩、分散性泥团及“蜂窝”状缺陷、集中性气孔、桩底沉渣情况时,声波和波幅均会出现异常。对声时值和波幅值情况出现异常的部位,就需进行加密检测。采用水平加密、等差同步或扇形扫测等方法进行细测,结合波形分析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及其严重程度。基桩超声波检测通常要求基桩混凝土龄期大于14天才可进行检测。利用声波波幅的采集,进行科学判断。
2.2 回弹法快速检定混凝土强度
由于回弹法具有对结构没有损伤、仪器轻巧,使用方便、测试速度快、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等特点而倍受工程检测人员的青睐,一般为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首选方法,当对工程结构质量有怀疑时,均可运用回弹法进行检测。但采用回弹法检测也存在不足,如只能反应表面强度、方法本身有时有系统不确定性(系统误差)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试验和统一性的研究,各标准、规范均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回弹仪标准状态和考虑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强曲线,基本解决了控制回弹法测强相对误差在±15%以内的关键和普遍推广应用的中心环节。
2.3FWD检测
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液压系统启动落锤装置,使一定质量的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力作用于承载板上并传递到路面,从而对路面施加脉冲荷载,导致路面表面产生瞬时变形,分布于距测点不同距离的伟感器检测结构层表面的变形,记录系统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即测定在动态荷载作者下产生的动态弯沉及弯沉盘。测试数据可用于反算路面结构层模量,从而较科学地评价跋的承载能力。利用FWD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评价路面各结构层或路基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逐层检测和结构层的模量反算可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迅速采取处理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控制工程质量。
2.4路面、基层、底基层快速芯样检测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厚度、配合比的检测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芯样直观的判断路面、基层底基层的配合比情况。基层、底基层通过芯样检测,判定强度值。由于基层、底基层设计强度偏低,底基层2MPa、基层3MPa,强度检测采用提取芯样方法,既简单又直接。
2.5钢筋保护层检测
钢筋保护层检测原理:在主机控制下信号发射系统产生一定频率信号激励探头,探头感应被测钢筋,经信号处理系统送入主机,判定钢筋的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该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桥梁、隧道、墙体等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钢筋位置、钢筋分布及走向、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的探测。在道路建设中,钢筋保护层厚度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可以避免钢筋与空气、雨水等侵蚀物质的接触,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较为直观地提供检测结果,从而计算合格率,指导施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2.6路面平整度检测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出线的平整性,即路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3m直尺测定平整度: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但人为因素大、精度低、测量效率低。另外,3m直尺不能反映路面平整度在较长波长下的波动对乘车舒适性的影响,也就不能测量长波长的路面。连续式平度仪测定:连续式平整度仪近年来应用普遍,是主要的竣工验收和数据采集的平整度检测设备。车载式颠簸累计仪测定: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检测路面平整度、可高效、连续地采用和显示测试路段的断面信息。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的重要手段,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特别适合长路段、道路普查或路面质量评价。
3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检测技术更加趋于信息化、规范化,为我国工程质量检测及评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领域逐步呈现出规范化、标准化,正向着更好的目标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敏昭.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1):48.
[2]周峰.浅谈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及检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