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思路与方法 郭芙荦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 郭芙荦
[导读] 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规划时间的基础上,做好区分长期性规划以及短期性规划工作

       摘要: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规划时间的基础上,做好区分长期性规划以及短期性规划工作,在发展规划期间要做到兢兢业业,继而充分落实计划的发展和实施。不仅如此,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方法来进行辅助,以便把规划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本文对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思路;方法
引言
         对于城市控制阶段和总体的规划差别主要是城市控制阶段具有明确的资源保护的要求,而总体规划阶段并没有特别规定。在进行生态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合理规划场地等条件,从而加快生态规划建设的步伐。开展生态多样性发展,以促进生态多样性,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中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
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能够实现自然、经济与人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同时对生态学的一些方法、手段以及原理等进行灵活的运用,以此来选择最科学、合适的生态位,将人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在生态协调的基础上。除此之外,城市生态规划工作的开展,要能够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方针作为发展依据,同时也要对城市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考量,包括城市所处区域内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同时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使规划方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各项需求。
2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域市规划设计的意义
         2.1满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
         以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为基础,为之引入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从而满足城市的持续发展需求。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必须对绿色发展等新型理念形成准确认知,以低碳、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引导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扩展“绿色生态”的覆盖范围,使其延展至经济、农业等领域中,全面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2.2丰富城市建设内涵
         受惠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较以往也大幅提高,在此社会背景下,城市建设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具有必要性,可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所提的要求。生态城市规划项目中,可在常规建设领域的基础上融入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理念,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
         3.1优化产业结构
         从城市发展需求入手,结合市场运行规律创建一套覆盖各大产业的发展结构,同时通过政策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实现向绿色低碳产业的转变。同时,兼并发展文化和服务产业,以满足市民在精神文明层面提出的要求。
         3.2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当地的自然资源极为宝贵,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尽可能降低对城市原自然风貌的影响,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同时,还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达到各类基础设施效用最大化的效果,使其成为居民生活的便捷工具。
4生态城市规划
         4.1设计方法
         在现代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使规划设计的严密性、科学性、合理性得到保障,要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分别是空间、时间以及意识形态。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能够从空间、意识以及时间的角度来进行动态的思维分析,并且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协调,同时要对城市中的时间序列、定位以及限度进行统一的规划,对时间轴要进行严密的把握。对于空间规划而言,要能够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能够对土地功能进行明确的划分。

除了需要对当下的城市生态以及功能区域进行划分之外,还要能够运用超前的思维,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以及模式进行大胆的预测。
         4.2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
         对于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而言,其主要的区划方法有合并法、类型制图法以及顺序划分法,其中顺序划分法以及合并法,分别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以及从下到上两种不同的区划方法。对于从上到下法来说,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区域异分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要能够按照一致性的划分原则,来对城市地域进行从大到小的划分。对于从下到上而言,该方法的实现需要结合地域单位的相对性,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区域划分方法。而类型制图法的主要依据,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来进行制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来进行生态区划的划分。
5改善相关问题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生态资源并没有充分的利用。为了降低这类问题的出现,需要提出一种资源规划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方法。目前,这种方式是利用开源节流的方式来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际的规划当中,更加注重可再生资源使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还会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在生态环境中,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规划体系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目前综合资源规划具有的优势还有多种,相应的部门需要广泛的利用,需要注意在区域生态的规划当中,部门要与当地的环境相结合,科学地分析实际条件来规划合理的资源方式。
6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6.1优化产业规划水平
         工业是助力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为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则要针对传统的工业产业结构采取优化策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遵循科学、低污染、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规划中,要对工业的区域划分形成科学的方案,将产业与住宅区有效分离。主城区是市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要求高污染产业远离主城区。在工业厂区的规划工作中,风向是重点考虑因素,应尽可能消除工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且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城市可视为综合发展体,因此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要求,在二者间寻找均衡点,摆脱单独在某一领域发展的局限性。
         6.2规划城市生态体系
         城市生态体系的规划主要包含城市控制与生态体系控制两个方面。因为城市控制规划体系和生态体系控制是相互依托的关系,深入分析生态规划体系会有助于分析城市规划的制定。在生态规划的具体要求中,一定要注意对七个生态体系的系统且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健全建设城市生态体系。这七个生态体系涵盖了土地,交通,水源,能源,生物,环境与建筑的规划建设。在此之前,我们应当仔细分析我们的工作要点并提出改善举措,要对七个生态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正确的指导城市控制规划和生态规划。当然作为一个合理的计划,它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实施计划。实行专人专管可以给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了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为将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对于城市生态新区,为了满足国家和政府的要求,不仅需要种植绿色植被,而且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绿色交通介绍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措施不仅要大喊口号,还应在具体环节中实施到位,以加快建设生态新区建设的步伐。以往节能减排未能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起人只是喊口号或在人们在改建旧城区投入大量资金。即便很多城市早已实现节能减排的举措,但也给人们增添了巨大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陈碧涛,高明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地名,2019(11):49-50.
[2]滕晓波,申海建.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13-14.
[3]李晓燕.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门窗,2019(21):127+129.
[4]李妍,朱建民.生态城市规划下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30-138.
[5]蔡云楠,朱志军,郭冠颂,陈霭雯.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生态城为例[J].南方建筑,2014(06):88-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