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李大文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7期   作者:李大文
[导读] 基于此,文章首先对BIM技术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也十分迅速,BIM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衍生品,是专门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信息化发展。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应用BIM技术有助于减少工程资源浪费、保证工程成本。基于此,文章首先对BIM技术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工程造价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BIM技术的出现,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论述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针对BIM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进一步说明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1BIM技术相关阐述
        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的,是一种融合了各类建筑信息的计算机软件。BIM技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学、几何学、空间学等,仿真建筑工程的框架以及发展过程,还可以展现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从无到有建设工程三维模型。BIM技术在多年发展中,已不仅仅是工程软件,同时还是一种应用方法,可以借助BIM平台将工程建设的每个流程相结合,利用多维空间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BIM技术可以模拟出建筑3D模型,从传统的纸质平面二维图转化为空间三维图,这样更有助于工程设计,同时也能够让造价数据更加精准。如传统二维图纸只能标注管道直径、数量,但是内部空间结构无法充分表达,造成管道布置结构不合理,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提高了工程成本。而基于BIM技术的3D模型不然,可以通过可视化三维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到管道内部形态,让设计方案更加直观,更好地控制材料使用量,避免出现浪费情况,保障了工程建设成本。
        2建筑工程造价中运用BIM的特征
        2.1可视化管理
        在传统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依靠技术工作人员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依据有关有限的数据,来预估想象描绘建筑图像的。而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开人工误差大的缺陷,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将共享信息实现最大效益的使用,更是突破了原先传统人工通过想象和有限数据来描绘建筑图纸的局限性。这一项建筑模拟技术,可以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运维和造价设计质量,就算工程越复杂,也能通过可视化管理的图表,来把控住设计全局。
        2.2采用智能化设计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潜在商用价值是巨大的。因为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先关联,其工程设计具有智能化的优势。应用BIM技术可以做一个三维设计,之后技术设计工作人员能够按照3D模型来自动生成可利用的文件,同时然他们维持原有模型的状态。其模型也具有动态操作,如果模型一旦改变,那么与之相挂钩的文件会同时更新,以便于不同专业的不同设计工作的实施。BIM模型很好的适用了建筑动态市场的变化,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
        2.3管理具有协调性和模拟性
        建筑工程设计都是具有整体性的,做好整体的协调规划尤为重要。BIM技术就能够做到这一点,BIM技术区别于传统的设计管理,应用此项技术,更加要求每个工程建造部门的交流和合作管理,利用计算机软件,再加上人工协作来设计建筑模型,可以带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协调性和规划性。因为整个合作部门都是密切交流的,一旦发现建模出现问题时,就能高效率对建筑方案做好调整。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3.1项目投资阶段
        项目投资前期的决策阶段,需要对建设的规模、指标、目标等要求而给出具体化的应用方案。方案的初期的阶段选择比较,由于同一项目中会存在多种投资方案,而BIM技术的应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对历史数据等多方面的收集更具体,并对本次项目的特点进行结合,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方便对最后的方案决策。BIM技术的优势在整体的资源整合方技术的优势在整体的资源整合方面,可以实现主动控制,继而对整体全面的,包括建设单位,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等多个部门的意见进行整合,同时在项目验收等情况进行结合,最后出具完整的最优方案。
        3.2设计阶段
        借助BIM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工程造价信息,确保工程最终设计方案符合限额设计标准。BIM平台可以将工程结构、部件安装统一到一个平台中,可以在立体模型中完成施工图纸审核,除了可以构建三维模型,还可以增加时间维度实现四维模型,呈现建筑工程建设和运作的整个周期,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符合业主所需。
        3.3基于信息模型构建造价管理平台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是提升造价管理水平的基础,在将BIM软件与相关技术引入造价管理时首先应自工程的规划阶段开始,伴随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开发和应用造价管理平台,让造价预算、成本核算以及控制人员和各个专业的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工作,以便在立项决策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沟通,运用精确和客观的经济指标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将原本处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重心向前延伸。其次,在信息化平台上可以让各方的信息交流在线上完成,改进过往造价管理信息滞后的局面,基于来自各方面的实时数据掌控主动权。
        3.4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发挥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其施工风险,细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内容。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中施工管理水平,应做好两项基本工作:第一,运用BIM动态模拟技术分析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对施工阶段的所有信息资源的进行整合与利用,完成好信息模型构建工作,促使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及时消除影响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等方面管理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方式优化及水平提升的目的。第二,做好BIM技术支持下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从施工状况的科学分析、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等方面入手,满足高效施工及科学管理要求。此外,在施工初期,造价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状况与图纸以及施工计划流程,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如果发现原来的成本预算和当前的施工预算存在偏差,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实施必要地纠正,在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
        3.5应用于竣工环节
        BIM技术的应用,通过搭建建筑工程模型,实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利用,为工程竣工环节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建筑施工中,要注重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及时汇总数据,为后续的造价管控扎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到来,为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均可以采用BIM技术展开工程造价管理,打造了全过程、精细化的造价管理模式,确保每个阶段成本产生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诚远,刘岩.解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9).
        [2]练雪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16).
        [3]黄丽君刍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3).
        [4]汤德俊.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