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张皓珏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7期   作者:张皓珏
[导读] 招投标模式的推广,让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很多施工企业为了争取到项目的建设权,会通过压低投标价格的方式来增加中标概率,这也会进一步压缩施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润。
        摘要:招投标模式的推广,让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很多施工企业为了争取到项目的建设权,会通过压低投标价格的方式来增加中标概率,这也会进一步压缩施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的复杂性,若某一环节管理不得当,那么很容易便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针对导致超预算情况出现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不仅可以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措施
        1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1.1减少不合规成本的支出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而且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人为操作失误、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很容易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增加该施工阶段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支出。排除自然灾害因素,大部分的施工问题都和人为管理水平有关。对建筑工程各环节进行造价管理,将其分为若干个管理模块,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急方案,从而起到管控成本支出,减少不合规成本支出的作用。
        1.2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拥有完善管理体系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也越强。在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资金是由建筑企业进行垫付,随后再由业主进行结清,这也对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将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同时按照模块中要求的内容对其展开针对性管理,从而提高整个造价管理过程的有序性,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2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外界环境对造价预算的冲击
        (1)建筑市场变化较快。建筑工程的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成本投入和经济收益受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大。就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在施工初期所定的造价预算就难以对未来市场做出精确的判断。(2)政府对建筑工程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是在国家政策的控制下不断发展的,建筑企业必须遵循各项行业标准,但如果在施工期间物价、补贴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就会导致超预算的情况。(3)自然因素的干扰。建筑施工多为室外工程,施工过程极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工期延后,造成成本激增等问题。如果只是普通的雨雪天气,则损失还基本可控,但如果是地震等恶劣自然灾害,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施工主观因素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1)预算编制阶段的预算编制不准确。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前,工作人员会根据项目情况、当时市场情况等因素,结合自身经验编制工程预算。但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预算与实际工程发展不符的情况,针对这种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超预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预算使用的原始数据与工程实际建设数据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导致超预算的情况发生;第二,造价预算中对不可控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当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因素影响时,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第三,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未做好准备工作,相关的资料数据收集不全面,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的情况。(2)工程实施阶段造价预算控制力度不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繁杂,建设周期长、各工种交叉施工多,在项目实施阶段,如果对造价预算的管控不力,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对项目成本支出及对应预算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就无法对此过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管控。在出现与预算不符的情况时,无法及时发现、反馈、调整,最终导致超预算情况的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相关措施
        3.1强化造价预算编制团队的专业性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出现,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造价预算编制团队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以此来让预算编制团队能够顺利稳定地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首先要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再教育,在招聘期间也要合理提升招聘标准,从而获取更加优秀的专业造价人才。同时要求所有的造价人员都要持证上岗,积极培养其工作能力,使得其能够进一步掌握、理解、分析工作流程,这样才能让预算编制的成果准确性更高。第二,企业本身应当对造价预算引起相当的重视,可以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从而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专业性。
        3.2充分认识施工图纸所涉及的内容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期间,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整合预算金额的准确性,对施工图纸进行系统详细地研究,同时要确保施工进度能够和图纸相衔接。在遵循规划标准流程的基础上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如此才能适当提高管控体系的基础水平。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要结合施工图纸,重视其合理性、严格性和科学性。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预算编制人员能够对图纸内容有更加深入且充分的认识,同时让项目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可以让设计人员协助预算编制人员对预算结果进行综合地评估。
        3.3分析并整合现场签证和设计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计变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如果设计变更数量较大,也会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时,相关部门应当切实检查设计施工图纸,科学分析并整合变更设计环节。此外,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施工项目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和流程,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发生的频率。
        3.4积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和预算人员的培训力度
        积极有效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才能更加合理的提高建筑工程团队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和控制能力。因此建筑工程单位要科学筛选专业造价人才,只有具有较强的造价及预算专业背景的高校知识型人才,才能在日后的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中,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超预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及控制超预算等工作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才能及时更新工程造价预算的专业知识。
        3.5有效提升项目施工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和预算力度
        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的造价和预算控制本质上属于浮动状态,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离不开庞大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只有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和预算控制能力,加强建筑合同以及资金的对应审查,才能不断降低建筑工程超预算情况的发生概率,只有及时关注建筑工程相关问题,加强有效沟通和处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终确保建筑工程企业的合法经济效益
        结束语:在造价管理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物力、财力、资源和资金,可以有效增大资源的利用率。且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还可以避免超预算发生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故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应加强对超预算问题的研究力度,以此更好的保证造价工作的质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40(32):242-244.
        [2]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1):201-202.
        [3]林丰强.论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8):161-162.
        [4]林绍伟.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3(04):104-105.
        [5]曹蕾.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03):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