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超高层建筑。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已经变为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社会各界对于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有所增长。就目前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而言,虽然其数量以及规模都在不断的增长,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必须要对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工程管理工作的流程较为繁琐,工作周期较长,又加之其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发生风险的几率较大,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基于此,我国目前必须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工程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更新,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品质,使其的发展不断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本篇文章将探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再对其质量管理策略展开一定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有利于推动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质量的提升,让管理工作在工程中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与能力。
1.超高层建筑概述
超高层就是40层以上或者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位于闹市区,施工空间较为狭小。超高层建筑高度高、用料多、工期长,对于其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设计和工艺也更为复杂。
2.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分析
2.1规模结构庞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集约化用地成为大势所趋,以后将会有出现更多的超高层建筑。由于其施工工期较长,又要减少工程对人们交通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好修建的工期,并及时制定合理、完善的施工管理计划。此外,所需的工作人员较多,使得管理难度较大,让其施工的任务也变得相对艰巨。
2.2施工面狭窄
超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位于闹市区,工程施工也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进行的,以至于施工空间较为狭小。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有所增加。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对工程进行一定的细致管理,并且找到合理的方式、方法降低一定的施工难度。
2.3对设备的要求高
相对于其它建筑工程来说,超高层建筑设备的选择与管理的要求更高。在施工工作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也相对较多,所以就会造成管理难度的增加。与此同时,对设备质量进行严谨的监管也是十分重要的,严谨的监管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品质以及使用时长,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高度关注所用设备的采购以及监管等工作。
2.4设计趋向个性化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化发展,超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也不断地进步,逐步趋向个性化,风格越来越独特。目前,城市超高层建筑一般以双塔门状和筒状结构为主,这两种结构对于基础要求很高,开挖难度更大,所以在动工前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勘察。
3.现阶段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3.1设计不够严谨
就目前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状况来说,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来说,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设计内容一般都不是很全面,比如说沉降缝、伸缩缝设计、荷载计算、建筑内力分析等。这直接关系着设计的功能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基于此,首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制定完善的安排以及计划,并且在投标之前就要着手开展一定的设计工作,在中标之后就要开始开展制定实施过程的设计。
3.2建筑材料设备存储不力
材料设备的存储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部分之一。只要材料与设备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就直接会给工程的品质与效率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零配件、成品以及半成品等的存储,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如果出现原料、物资出现受损等问题,工程项目也会随之出现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状况。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及时关注物资、原材料的放置保护等工作。
4.超高层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与策略分析
4.1健全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要联合施工单位一起制定,包括质量统计、质量检测、事故报告体系等。设立完备的质量管控体系,认真学习同行业中先进的质量管控方法,借鉴一些优秀的行业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对质量管控体系进行一定的革新与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质量管控体系的运行效率。其次,设立完备的品质把控监管机制,合理遵守真实第一的理念,不断的发现并且合理的改正工程建设期间所遇到的质量方面上的问题。同时,在工程建设进行标牌管理的过程中,标示牌上需要合理、完善的标注清楚各项工程的工作内容、需要使用的技术、品质的规范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姓名等。这样一来才可以让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果获得优秀的口碑,从而最大化的推进相关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飞速提升。如图(1)为施工质量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1) 施工质量管理流程示意图
4.2科学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超高层建筑的工期相对与其他建筑来说,控制难度更高。超高层建筑的工期管理与工程的效率以及品质有紧密的关系,同时还能有利于维持工程建设单位的优秀形象。但是在具体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的因素都是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的,比如说天气、地形等大自然因素以及一些人为造成的影响,就需要我们使用较为合理、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一定的工期管理。必须做到这几点:第一,从宏观上控制进度。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以及其所具备的相应特征,确定较为合理、规范的进度计划以及安排,充分的保障工程的高效性;第二,着重关注影响施工的因素,重视工程建设的进度化管理,推动工程建设的动态化管理。第三,在对工程进行进度化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的品质,让其符合预定的标准,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第四,确定计划工期,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
4.3保障原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的品质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点,所以超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原材料管理,可以设立一些质量验收部门,或者招聘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质量验收员。还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规范的标注,需注意的是原料的名称、规格、使用方法都应该进行挂牌,避免将其混在一起或者胡乱放置。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需要使用一定的防火、防潮的保存方法。第三,还需要将材料管理内容精细化,先制定一份材料管理的明细单,对任务分成多个板块,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记录。当某个部分有问题出现,可以通过查询责任明细单,查清这个部分是由谁在负责。并建立一个科学化的奖惩机制,根据相应的规章给予一定的处罚。第四,还可以组建材料设备管理的监督小组,随时随地的开展考察工作,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从而有效的保障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顺利的、正常的进行。
4.4保障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
对设备的配置要遵守科学规范,并且保障设备配置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保障设备的修理维护的品质,以此来保障其耐用性,减少了企业配置成本的投入。其次,在进行设备配备工作的过程中,合理、科学的使用集约化方法,综合各个部门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综合配备,降低分散配备所带来的成本浪费。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每一个工种之间的联系,清楚的判断各个工种之间是否可以开展集约化管理。在进行相同工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尽量要挑选型号相同的设备,进行全方面综合使用,以此来简化维护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效率,降低分散化所带来的成本浪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未来人们将更加需要超高层建筑。所以,在进行的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落实好严格的监管制度,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最大程度的保障原材料的质量,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与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最大化地提升了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率,还可以维持工程建设单位的优秀形象,促进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推动质量控制工作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的保障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顺利的、正常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树斌.超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以龙岩市某工程为例[J].福建建材,2019(10):109-110.
[2]史清华,温超杰,王亮亮.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层钢管柱新型节点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施工,2019,41(07):1239-1241.
[3]王铁军,刘海峰.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122.
[4]伍敏,蔡春涛,胡文涛,赵文. 超高层厚板焊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C].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编辑部,2018:215-217.
5]于淼,鲁文杰. 浅析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C].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491.
[6].中国安装协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交流研讨会[J].安装,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