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优化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方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必须着重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节约成本支出,提升建筑项目工程效益,则必须大力加强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工作,细化施工造价预算,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实现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做好单价与费用支出审核工作,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升施工方案可操作性有着积极的意义。文中对BIM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
1导言
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2 BIM技术的应用背景
随着BIM技术出台,整个工程项目建筑行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和挑战,在给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带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当前,在整个建筑行业当中,将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放在了项目的施工阶段,而对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则普遍忽视。但是,实践证明,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对于项目整体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指出,虽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花费的费用不足整个项目费用的1%,但是它对于整个项目造价产生的影响却高达75%。可以看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项目的设计策划过程,工程项目设计的核心有利于确定工程造价模型的建立和相关指标的确定。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种技术来将项目设计和项目造价联系在一起,BIM技术显然具备这种条件。
BIM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于项目相关属性数据的收集,来构建数字化造价管理模型,从而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筑信息模型。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之下,BIM技术运用而生,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筑行业对于工程造价行业迫切需求,并且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不仅可以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而且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工程量的计量等。BIM技术的使用是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一次巨大改革。
3 BIM技术的作用
第一,加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节约施工成本,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建筑模型,则需要正确应用BIM技术,从而为建筑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专业保障;第二,借助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可丰富项目建设管理中的技术手段,在技术层面上实现项目作业计划完成中的科学管理目标,确保其管理状况良好性;第三,通过对BIM技术科学应用方面的思考,能够使项目建设管理效果更加明显,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管理问题发生率,避免工程项目处于不安全的建设状态。
4 BIM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应用
4.1全过程造价管理与BIM的结合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决策、设计、项目招投标及承发包、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由于各个参建方负责的施工阶段不同,彼此间互相独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提升,项目由于信息交流的匮乏及不及时导致矛盾错误使得变更增加。采用BIM信息平台来处理信息集成不仅节省了交流时间,也突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各阶段的项目建设信息,使各个参建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了各参建方对项目信息了解的掌控,促进协同工作,累积经验,提高效率。而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结合,信息的集成可以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正确、高效共享和互换,进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造价管理的效果,节约成本,提高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效率。
4.2 BIM在成本造价管理应用模式
4.2.1施工图预算的BIM应用
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创建施工图预算模型,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及消耗量定额等确定工程量清单,计算工程量从而计算分部分项的计价和总价,输出招标清单项目、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单。在施工图预算BIM应用中,施工图预算模型应在施工图设计模型上附加或关联预算信息,例如增加混凝土的浇筑方式(现浇还是预制);钢筋的连接方式(绑扎还是焊接等);脚手架的获取方式(自有还是租赁);钢结构的钢材型号、焊接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等;机电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及敷设方式等信息;工程量清单项目与构件模型元素的对应关系等信息。施工图预算BIM交付成果应包括施工图预算模型、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单等。
4.2.2成本管理的BIM应用
通过BIM综合管理平台的搭建,及时准确的对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加以管控。制定成本计划→创建造价管理模型→计算合同预算成本→定期进行三算对比、采取纠偏措施、成本再核算、成本分析→过程及最终成本管理模型。在成本管理BIM应用中,成本管理模型应在施工图预算模型上增加成本管理信息,例如施工的时间、附加关联的施工进度信息、施工任务与模型元素的对应关系;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合同预算成本、施工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信息。成本管理BIM的交付成果应包括成本管理模型、成本分析报告(附加或关联施工进度信息;实际进度及实际成本信息;三算对比;按进度、部位、分项、分包方等多维度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4.3 BIM技术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优点
速度极快通过图纸算量的方式已经落伍,而导入BIM技术后,5D模型不仅数据信息全面,而且实时反映工程进度,高效又省力;准确率极高以往海量数据的手工计算难免造成错漏误差,而现在只要通过将成本基本数据动态输入,BIM模型立刻自动实时计算,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分析能力极强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工作模式都已不足以反映项目的全面数据,BIM的5D模型不仅可以显示全部信息还可以通过时间、成本等角度全面分析更多种类、更多统计分析条件的成本报表;极大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过去,企业控制成本缺乏数据支持,通过建立BIM5D成本数据库,配合协同平台、财务软件等新技术,让企业成本部门可以随时对项目中的成本变动进行了解,通过云端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了总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总部成本管控能力自然得以加强,通常,复杂的项目,设计师想要很好的表达他的设计意图,将设计意图传达给建造者,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借助于BIM来实现,在施工阶段,BIM与进度计划结合增加了时间管控,再与工程造价结合就能增加成本控制,使业主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如上海中心大厦,北京水立方,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均引入了BIM技术,实现了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上的应用,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节约资金。
5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推动了建筑业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提高了建筑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图纸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BIM技术推动了信息集成,为信息交换提供平台,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从全局出发,使每一个阶段相互关联起来,改善了参建方的沟通状况,方便从整体上控制项目成本目标。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但BIM软件开发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技术从业人员欠缺,软件兼容差,各部门及各承包商组织起来协调困难等也是目前BIM能普遍应用于建筑业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英华,程辉.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6):260-261.
[2]何松松,周胜利.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J].项目管理技术,2019(10):83-86.
[3]刘博.浅议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办理工作的几点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