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控制是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建筑造价管理的主要措施,从而能够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手段对建设成本进行合理调节的系列管理活动。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一些管理问题也得到了凸显,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笔者认为,建筑企业应当充分把握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深入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基于实际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对成本的节约,同时提升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投入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物质要素。并且所投入的这些物质要素在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偏离预定目标,影响企业综合收益。所以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不仅可有效预防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同时可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可帮助企业依据政策变动对工程造价进行优化调整,降低因僵化固定的管理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有助于企业有效应对因市场环境变化造成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对总体造价的影响,有效规避市场变动风险。再次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参与人员、物资等的多样性,且有些施工工序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导致施工进度、质量受到影响,从而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变动,因此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造价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最佳的管理方式。
2加强造价管理以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
2.1施工前加强造价管理
若想有效地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则需要建立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为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企业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做出详尽的分析,要借鉴以往的和同行业的成功经验,汲取教训,不断优化造价管理体系,弥补制度漏洞,完善造价体系,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严格预算审核机制,提高预算的准确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将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因处理不及时造成超支,进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2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创新落实
首先,重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对后期造价管理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前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需要保证最终项目设计方案成本的最优化实现基础上,不会违背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强化限额设计方法的应用。然后,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必须切实针对造价管控方案和造价管控计划落实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施工阶段尤其强化施工材料的管理,加强材料的科学存储,避免材料随意堆放出现变质的现象。最后,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水平提升。竣工阶段做好工程造价核算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加强工程造价管控结果的审核分析,加强二次核算落实,数据对比到位,切实提升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水平。
2.3加大监管力度
监督管理是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管力度。首先,组建专门的监管小组,由经验丰富、道德素质高、懂工程造价、有技术的人员担任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对日常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记录。
其次,定期开展造价管理评价活动,以法律及企业内管理制度为基准,分析当前工程报价管理中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如果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同时,开设匿名举报热线,发挥基层人员力量,获得工程造价违法违规事件线索,如故意少算、高估、冒算工程造价等。最后,优化惩戒机制,针对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具体的惩戒办法,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例如,编制人员在编制工程结算报告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招投标文件等进行编制,或者是管理人员相互之间传统签认虚假工程造价,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实际根据损失的多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其实施经济上的惩罚。
2.4配备相应的造价动态管理人员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造价动态管理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养与造价管理质量密不可分。因此建筑企业应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配备相应的造价动态管理人员,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成本信息,并依据工程实际进展对各项成本消耗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找出不足,通过制定有效解决策略来明确成本动态控制节点。同时企业要定期组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成本动态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有效预防成本动态管理控制工作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不利影响。
2.5施工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理
就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阶段而言,造价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此阶段主要是最大化的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投入。从实际建设的角度分析来看,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费用较低,与整体工程项目建设相比较而言,此部分的费用几乎可以是忽略不计。但是从施工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成本控制是决定了工程整体的资金支出,一旦此阶段出现了问题,就会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资金使用不当的资金链断裂问题,使得工程项目在缺乏流动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而停工。这样不仅会拖延工程的施工周期,对于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口碑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目的就是对工程项目施工后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资金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以此有效减少工程设计工作对后期投资的实际影响效果,加强招标工作的有效性,这对于提升工程经济效益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
2.6解决工程变更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会因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出现变更。因此,造价管理人员要注意研究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最大努力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并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另外,还要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监督,竣工阶段做好检查验收,以此将因为变更而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造价管理要贯穿到建筑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中来,从工程准备阶段到工程竣工都需要把控各个环节的预算。严格按照工程造价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结合相关程序对各个阶段的造价细节工作进行整体性的把控。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质量,将成本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大化的提升前期成本投入的效率,从而加强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获取。
参考文献
[1]张一合,李腾.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城市地理,2015(2).
[2]陈登峰.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6,No.191(14):236+238.
[3]蔡小萍.关于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商,2015(41):17-18.
[4]徐银亮.关于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中国经贸,2016(8):114-114.
[5]陈娅红,王丰慧.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商品与质量,2016(32):00093-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