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梁婷玉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养老建筑设计中根据养老建筑自身特点可将优秀的建造理念贯彻其中,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这也是养老建筑与其他商品住宅的差别所在,另外装配式建筑在降低建筑成本、控制成本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养老建筑设计;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已经不再是一个小问题,既有的养老模式逐渐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具有一定弊端。从社会角度来讲,我国老龄化现象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家庭化养老观念逐渐被弱化,养老建筑设计以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特征为出发点,在建筑设计中对空间合理分布,为养老建筑施工设计奠定重要基础。笔者分别从:老年群体的特有属性、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在养老建筑设计的意义、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老年群体的特有属性
         老年人是指人类自身年龄在不断增长情况下,出现感知能力衰退,导致记忆力与体力不断下降,长此以往一些老年疾病便会慢慢产生。生理学按人体健康状况将其分为自理期、半自理期以及卧床期老年人,且老年群体生活条件与其他时期有所不同,对社会要求较高,据此生理与心理需求是老年群体居住的基本要求。
(一)生理需求
         在老年人生活日常中声、光、热始终贯穿,因此开展无障碍设置是社会对老年人关怀的体现,据对老年群体心理与生理研究表明,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安静时间相对更多,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外墙采取隔音处理,以此减少周围住户的干扰,确保各住户间和谐相处。
         在人类生活中自然光环境是必需的,自然光环境可为老年人营造更加舒适愉悦的生活,基于这一需求“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随之推出。人造光环境是除自然光环境外的重要补充,人工照明可使自然光的不足得到有效补充,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室内光环境时,不应出现干扰视线的设计效果,此外光线反差太强烈会对老年人的眼镜造成刺激。
(二)心理需求
         老年人在归属感、安全感、家庭感、邻里感、舒适感方面均有着强烈的需求。首先影响老年人安全感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居住条件、社会工作等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居住条件,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养老建筑设计时,应对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优先考虑,避免影响老年人的安全。
         相关研究表明,归属感可减少人们的孤独感,使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自信心得到充分强化,当老年人退休后其归属感会有所减小,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对归属感重新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二.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在养老建筑设计的意义
         在养老建筑设计中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促进公众观念与生产方式的变化、积极落实节能环保政策、推动养老建筑的产业化发展,详情如下:
(一)促进公众观念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现阶段我国部分养老建筑依然采用传统的建造方式,无法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同时与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背离,在养老建筑设计中以黏土为原料,运用实心粘土砖,再生产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农业用地,加大了土地资源的消耗,且在建造过程中建筑废料无法合理回收。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到养老建筑设计中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积极转型,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积极落实节能环保政策
         节能环保是我国目前基本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部署,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养老建筑建设中资源的浪费与消耗十分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筑能耗也会持续增加。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巨大,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施工过程结合在一起可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作用,达到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充分强化人民的幸福感。
(三)推动养老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其他配套工程的工业化问题也逐渐显现,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有利于养老建筑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筑的产业化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养老建筑领域的关注,鼓励科研机构参与其中,并引导企业培养自己的科技研究力量,让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应用装配式建筑可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三.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养老建筑是一个大型社会养老设施,通过一个完整的设备、广泛的接收对象以及高层次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社会养老设施,为了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其建筑设计中应设置:居住环境、公共空间、行政空间、医疗用房以及健身活动用房。
         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应对装配式建筑场地合理规划,保障场地道路系统设计满足设计要求,养老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数量应按建筑性质及规模来确定,但其人数不应超过居住总量的一半。一般来说,行政人员人数有上限,且护理人员会按排班表来轮换,使交通高峰期错开,总体来说,工作人员流量对交通影响并不大。
         此外,养老建筑在景观设计方面应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活动需要,同时确保其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场地内的设计应满足停车位需求,此外还需对影响工作人员视线的相关因素引起重视。为确保良好的视线条件,在养老建筑景观设计中应避免过多使用茂盛密集的灌木,在装点景观设计时应为老年群体提供临时休息点,以便随时了解老年人活动。在景观设计中可运用季节性花卉植物以及落叶植物,这类植物可刺激老年人对季节变化的意识,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招虫、带刺的植物,以此可使经济负担充分降低。
         装配式建筑可分为剪力墙体系以及装配式整体框架体系,一般来说在养老建筑的厨房以及卫生间楼板可采取现浇模式,空间楼板则采用叠合楼板构造方式,若在底层位置应做好防潮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应与建筑模数保持一致,在建筑预制外墙板构件中应避免使用飘窗,以此可达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目的,同时预制构件的设计应与建筑外立面相互结合。
         在养老建筑外墙板人工设计中,应满足国家发布的养老建筑标准,如若采取预制夹心外墙构造形式,可使外墙热工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保温材料的合理利用可提高保温效果。另外在养老建筑细部设计中还应注意各方面因素,应加强对老年人行为与心理特征的了解,将建筑的安全感与舒适感凸显出来。在床的设计中,床的高度应在450mm左右,且设置扶手,为了便于走动应在床的两边留下宽度为600mm的空间,为了老年人的便利,应在床头设置呼救系统。
         养老建筑中门的设计也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可使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避免使用弹簧门,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方便。养老建筑室内地面应保持平整,避免凹凸地面及高差地面,若遇到不可避免的地方可用缓坡来过度。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注意木材的质地与防滑处理,若是条件允许还可采用地毯,同时对面砖之间缝隙的宽度加以注意。
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加剧,养老建筑数量逐渐增加,其规模日益扩大,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特点,将其应用到养老建筑设计当中,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炳岐.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97+100.
[2]何宇.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20-121.
[3]韩辉.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9):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