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工程自动化的应用中频频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工程的发展,提升了电力工程的水平。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智能技术发展水平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电力系统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只有不断的研究创新,才能使智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普及。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
1.1智能化技术应用特点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指设备在运行时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主要反映的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数据有异常,那么工作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安全隐患。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替代了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这意味着过去分析数据找到问题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智能化技术加入后,这部分工作将由设备自行完成,实现数据处理隐患提醒功能;不仅如此,智能化技术还能够调整并控制电气工程的整体工作进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加入解决了人工手动控制存在的不确定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故障问题,保障了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1.2电气工程中智能化的具体技术
1.2.1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对于仪器设备的操作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尤其是在对系统中线路的诊断和数据的分析中,经常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来完成。通过与智能化技术地结合,使得系统在较少人甚至在无人的条件下进行线路诊断和数据分析,甚至对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正确地调节。同时,智能化技术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直接根据检测到的实时参数对相关模块进行处理或报警。这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且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有所降低。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距离较远的电气设备进行调整和操作,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无人化水平以及自动化的程度。
1.2.2减少控制误差
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操作,智能化的电气控制系统利用工业计算机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计算机精确处理和分析所接收到的电力设备各项数据,观测电力系统运行时所出现的误差,自动的对所出现的故障进行控制和反馈。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不需要直接参与,而是通过之前编写好的智能化的控制程序来实现,明显降低了人为控制的误差,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1.2.3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传统的控制系统在对简单电气工程问题地控制上具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在面对复杂的对象时,传统的控制技术在实时性、灵活性上均有较大的欠缺且效率较差。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较大程度上简化了受人工操作制约的复杂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化基础上的算法和管理模型,提高了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和操作。同时相比于人工操作,利用智能化技术更能够使工作人员快速地发现电力系统运行时的问题,准确判断发生故障的位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并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内部工作程序较为复杂,如各类子系统的运行工序、嵌套形式等,在内部电子电路的运行下,工程数据将变得更加繁琐,间接加大系统本身的运行荷载,为后续自动化控制体系带来一定的工作负担。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为电气系统建立一个独立化操控单元,在技术参数的基准设定下,可将各子系统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集中调配,然后依据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合理的下达工作指令,保证各模块工序运行的协调性。此外,在智能化芯片的作用下,可为系统本身提供拓展功能,依托于系统本身的工作特性,工作人员可对技术参数进行更改,令内部运行程序与系统形成精准契合,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2.2故障自检
电气工程设备在长时间运行状态下,部分零部件将呈现出精度磨损现象,降低设备的运行质量,如部件本身处于高荷载状态,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将加大。当设备故障的产生部位较为隐蔽,技术人员在进行排查时,将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此种情况下,为保证整体工作效率,技术人员往往将完整的部件进行更换,此类维修形式间接增加项目加工成本。而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为设备内部的电子电路系统与控制系统搭建有效载体,依托于系统信息反馈对设备各部件存在的异常数据实时传输到主操控系统中,然后依据设备的基准参数与异常数据进行比对,进而来检测出数据本身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完成自动诊断。待完成系统自检后,将数据信息反馈到交互界面中,令技术人员及时观测到设备运行的状态,然后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解决故障问题。智能化技术的故障诊断工作依据电子系统为传输路径,可有效降低时延性,并节省物力、人力等,极大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此外,智能化技术具有适用性优势,可容纳多项数据参数信息,并可依据设备本身的自动化操控行为进行自检,保证后续运行的流畅性与完整性。
2.3自主优化
在对电气装置进行总体设计,工程师需对工作特性、技术原理等进行深度分析,并不断对已经设计出文件进行不断优化与更改,再对系统的可实施性进行调研,确保设备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技术与生产需求本身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间接加大设计难度,而设计师需对既定的方案进行不断更改,将耗费大量的精力。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可制定出软件操控系统,将总体设计形式利用软件展现出来,同时可对设计方案进行立体化、动态化呈现,工程师在输入相应的技术参数时,软件内既定的框架也将随之改变,然后在系统内部的模糊算法、网络算法的支持下,提升系统本身的设计精度,令设计师对当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准确解读,然后做出系统的方案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整体设计质量。
3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前景
3.1加快电力系统结构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将复杂的问题图片化、多媒体化、可视化、简单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互联网的集中工作。对工作细节一目了然,转变传统电气工作的方法,方便用户体验。
3.2提高了电气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对于智能自动化在电气系统中的运用,加快了电气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提升了工作性能,缩短了工作人员的时间。真正的从大方面整合电气的运行模式。
3.3智能技术功能性的发展前景
智能化技术是新兴的行业技术,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不同的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电气智能自动化的同时,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增添经济效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智能自动化就运用到了各行各业。智能化技术的目标主要是利用机器控制机器,进而使机器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结束语:综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之下,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需要得到广泛的发展。对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智能化技术的重视度,在与实际工作领域的联系中,需要正确意识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妮妮.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90-91.
[2]井萌,古东明.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263-264.
[3]李朝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3):229-230.
[4]王潇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122-123.
[5]谷庆道.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