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黄映然
[导读]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活动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活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前的建筑施工项目数量激增,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升,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落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高,各环节之间缺乏交流和配合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建筑企业需要认真的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乐于追求身体和精神上的逾越,这也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演变了数千年,已经从最初的茅屋和瓦房变成了现在的高楼大厦。然而由于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被破坏,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在近年来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眼下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造价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在让工程高质量完工的情况下,实现建筑工程向着环保的方向转换。对于实际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下文详细剖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只有切实解决了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业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向上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造价管理
         我国建筑工程中存在许多人认为工程造价管理并不是一个建筑工程所必须的体系的现象,而在如今的阶段,市场和国家对建筑工程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一项建筑工程的评价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还要看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情况。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造价管理,将导致工程造价信息的落后,为后期工程造价的设计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工程造价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导致造价管理设计质量低下,工程造价本身的设计难度较大,再加上人员的不重视,很难对一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造价管理。
         2.2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脱节
         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施工起始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都存在着管理环节脱节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断层,影响了施工预算和审计。同时,由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相对较为独立,缺乏沟通意识,使得施工人员并不能实现规范化施工,只能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这也是脱节的表现之一。
         2.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从来不是简单的任务,而是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的。因为工程造价管理一般都是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预估数据都关联着整体的过程能否达到标准,因此这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是会与施工的质量相挂钩的。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作为基础,就不会对工程起到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准,和是否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都是应该考虑的。但是传统体制下的职位晋升条件是拥有出色的业务能力,然后再参考员工的资历和阅历是否充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炼以后,就可以晋升为工程造价的管理者。这种职位的晋升体制很不严谨,也为工程造价的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4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由工程项目的总管理部门、项目中介管理部门以及具体实施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但在实际的工程造价过程中并未建立起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三大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无法保证具体监管措施实施到位,对于资金的控制力度也显得过于薄弱,不仅影响到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增加了建筑项目投资的风险。


         3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改变观念
         在造价管理的控制首先要从思想上的转变开始,无论是管理层还是造价管理人员,都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明确造价管理现在的经济效益。管理层应当以自身为代表,实现建筑工程从上到小,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是各个部门积极配合造价管理部门的工作,使个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配合造价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思想上的转变是其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主动地丰富自我的经验和补充相关的知识,主动的去了解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而这也是现阶段国家和市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的潜在要求。
         3.2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
         要想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首先,在施工起始阶段,加强施工设计和图纸预算工作,实现对资金成本的合理利用;其次,在工程的决策阶段,需要制定精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视投资估算工作;最后,实施一体化管理,将估算、预算以及结算等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结合市场的波动,将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使企业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套系统、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3.3培养高素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质量不仅仅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可靠性,还与施工步骤的标准化和标准化能否顺利实现息息相关。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选取是很重要的,建筑公司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公司中的员工没有受到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教育,根本没有经过相应的长期培训,就这样担任公司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不行的。可以尝试着定期开设培训学习活动,这对提升员工对工程造价的认知很有好处。但是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吸收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很重要的。一个企业的运转离不开新鲜血液的输入,这也能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精神。只要你是这方面的人才,你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你就可以坐在这个位置。比较可以促进和深化人才的管理改革,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推动企业的向上发展。
         3.4进一步实现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于受外界或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动态的控制体系,从而实现有效地控制。在动态控制过程中,需要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在原本预决算的基础上,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从而能够及时的掌握施工中的实际情况,了解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全面控制,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计变更、施工材料变动的情况,通过实施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能有效的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合理的进行指导,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工程造价能一直得到有效的控制。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必须从观念到管理体系、监督部门的转变,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建筑工程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非常重要。现阶段,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逐渐走向国际化、信息化的方向,这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来说是挑战,更是一个机会,我们必须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把握每一个环节,是工程投入的资金获取做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中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36-137+140.
         [2]刘永德.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6(01):5-8.
         [3]李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1):345+348.
         [4]缪丽琴.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267-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