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灾害是现阶段经常出现的自然性灾害,往往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的防控工作。而在地质灾害的控管工作当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和勘测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管控之中,需要对此展开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应用
一、常见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以及特征介绍
对于目前地质灾害的防控工作开展而言,在前期整体防控工作的筹划阶段为了深入的探究具体的地质灾害问题,就需要清楚的认知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就现阶段而言,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此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所发生的核心因素为相关环境的整体地质结构的演变对于本地区地质应力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通过结合大量此类事件的发生背景来解析,相关工程施工的不规范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造成此类问题发生的主要人为因素。
(2)地震。地震灾害是对于周边环境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影响极大的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周边地区的地壳发生了不规则的剧烈运动。地震灾害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破坏性和突然性,地震灾难防控的最大阻力便是提前的预知较为困难。
(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问题所造成的破坏力也是极为强大的,造成此类现象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工程的开展不科学,所以往往对于相关区域的地质架构产生了极大的损坏。正因为工程开展的操作不得当以及不科学的规划最终导致了周边环境的土壤状况发生了恶化,特别是在岩溶地带,此类现象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4)地裂缝。地裂缝也是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状况,其核心展现为地区性的断裂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破坏性影响。往往相关区域的地下水的利用没有开展科学的规划,过度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大概率会造成此区域的地质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削弱,从而极易发生区域性的地裂缝灾害。
二、水工环地质与自然地质灾害治理的联系
1、水工环地质是自然灾害治理的基础
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地质构造的特点往往与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直接关联,而在研究水工环地质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其来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进行了解,并且实现对自然灾害的治理。而且,地质灾害在发生后,往往不仅会表现在对地质结构的破坏上,还会影响到地区的水文、工程以及环境地质。同时,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其测量过程中的分析技术以及分层勘察。为此,基于水工环地质与其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在展开地质灾害的治理时,就需要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内容进行研究,并探寻地质灾害的关系,展开对地区地质灾害的治理,明确地质灾害的系列问题,提供对应的信息以及资料。
2、水工环地质是分析地质灾害的条件
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其之间必然会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以及地形地貌条件,这使得水工环地质的条件也存在有不同。通常,地质灾害在发生后,都可以通过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进行分析,来发现导致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而通过探寻水工环地质,便可以找到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条件,而且一个地区自身水工环地质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进行反映,并探寻到地质灾害诱发的因素,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治理。
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水工环技术的实践运用
1、工程地质环境的勘探
在水利设计、矿产开采、隧道发掘以及管道设立等工作的展开时,其工程环境往往是需要在山野等环境中进行展开的,而在此过程中,相关技术单位需要加强其对应水文范围内的勘探效果,并注重当前工程的开工位置,对其所涉及到的地理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究,实现对动工范围的准确分化,而且要在多个地域环境中,确保地质环境勘察工程的精准性,根据工程的具体策划内容,实现对地理环境的精准勘察,从而对工程中出现的地质灾难进行实质探究,最终通过结合工程中的具体内容,完成当前地区的地质环境勘察危害估量笔记。例如,在某一通道开掘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其工程质量,相关测量人员就要对当前工程所经过的山岳环境进行精准的勘察,并对其当前工程中的岩石、土体等材料进行记录,对山体中是否有地下水系,其硬度差异的土质的形成,能够承受的振动范围进行调查,将其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基本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在工程地质的震动范围内进行工程的策划,降低灾害以及相应漏洞的出现概率,并且确保地质灾难危险性评测笔记的精准构成。
2、加强现场勘查与调查
随着工程不断的开展,为了实现工程进程的正常推进,就要对开工现场进行一个科学的勘察与了解。而且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其能够提供出更加科学且合理的数值。从工程项目的展开需求出发,使其能够把握住相应的工程的现场情况,并对其所涉及到的勘察与调查工作进行完善,而且其同时也有助于工程设计的探究。为此,就要在展开勘测的过程中,对现实的情况进行融合,做到就事论事,从一个整体的视角来进行考虑,并对勘测的宽度进行提升,从而使工程的展开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工程数据。同时,相关工程的督查单位也要对自身的影响力进行发挥,实现勘察工程的有效展开,并为勘察功能的不断提升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3、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
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展开,就要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强化与提升。同时也要根据工程展开的特点,对其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进行优化与解决,避免施工问题的发生。并且,在水工环地质勘测基础工程的展开过程中,也要对当前工作的管理力度进行提高,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使工作的安全程度得到提高,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而且在过程中,对其所涉及到的勘察与督促工作进行优化,也可以保障水环境勘测以及地质灾害活力勘测的精准性。并且,为了提高地域地质灾难调查控制的精确性,也要注意对团队建设活动的加强,培养出具备有高能力、高素质的水工环地质勘测检查人员,实现其能力与技术的双重提升,提高水环境地质学勘测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
4、保障地质环境勘察质量
通常,地质灾害的所带来的威胁与破坏,并不会单纯的表现在具体的破坏上,其对当前区域环境的整体性能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地震在发生后会对当前地区的地下水流向进行改变,而泥石流与滑坡也会对地上水造成堵塞的现象。为此,就要在地质灾害引发环境的破坏后,加强对地质环境改变的勘察,并根据其对应的特点,来进行具体措施的策划,对水文特点、工程特点、环境特点进行深入勘测,同时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在进行总结与归纳后,记录到引起灾害的因素当中,结合程度策划管理的工作进程以及相关措施,来保障地质环境勘察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在现阶段极为的多元化,诸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及地裂缝等,都是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地质灾害,特别需要对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管控。因此必须充分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勘测,并深入应用所得成果,以查明与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因素,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的防控水准。
参考文献
[1]卢雪.浅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9
[2]李凌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城市内的实施实践[J].建筑安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