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而大客流就是在一个时段内,客流量集中到达并超出以往的数量,对车站及地铁运营造成较大改变和影响的。一般出现在重大节日期间,地铁车站客流量会短期上升。本文主要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就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地铁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客流高峰期与客流低谷期。高峰期其客流量会严重超过其车站设定客流,从而使得其车站处于一个超负荷的运作状态;而低谷期客流相对较少,基本处于没有客流的状态。在客流高峰期,很容易导致事故的产生,从而使得乘客的安全受到威胁。
一、客流组织的定义及内容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与此同时,地铁客流量也不可避免地逼近地铁车站的容纳量,如何应对这个情况对地铁工作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做好应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客流组织的定义。地铁作为一个大容量的快速运输系统,主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客流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客流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地铁客流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车站乘客数量预测,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或换乘)、下车、出站疏导和指引的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的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
2.客流组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包括车站售检票、车站导向标志。(1)上下班高峰大客流。此客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最为普遍。通常发生在每天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一般离办公区、住宅区距离较近的车站受其影响较大。(2)大型活动大客流。车站周边若分布有体育场馆等大型活动场所,待活动结束以后,较短时间内会有大量乘客进站乘车,也会造成车站内客流迅速增加。此客流多于周末发生,其时间与规模通常可以预知,且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其影响范围也不大。(3)节假日大客流。此客流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容易发生,主要由旅游、休闲购物、返乡等类型乘客构成。一般发生时会造成全线客流普遍激增,尤其对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或中心商业区附近的车站影响极大。(4)恶劣天气大客流。是指受雨雪、狂风等恶劣不良天气影响,地面交通不畅,迫使更多的人改乘地铁或进入车站躲避,造成车站客流普遍上升,且上下车困难,车内也比较拥挤。(5)突发大客流。当发生天气突变、地铁延误或车站发生大面积停电、车站附近举行临时性大型活动等情况时,也会发生大客流。这种大客流的发生缺乏规律性,不可预见,其时间与规模都无法进行事前预测。
二、大客流组织原则
客流组织主要是指通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站客流量预测,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乘客进出站、换乘、乘降疏导和指引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
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经验,总结出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客流组织原则:
1.大客流组织工作应以“安全第一、快速疏散”为原则,确保乘客快速安全出行,保证车站运营秩序安全、顺畅、平稳;
2.大客流组织以“统一指挥、分区负责、分片包干”为原则,由现场最高负责人统筹现场工作,各区域负责人负责本区域客流组织及现场情况反馈;
3.根据大客流特征和实际客流变化情况,采取出入口、站厅、站台3层控制方式,对站内客流量进行有效控制;
4.根据站厅、站台客流拥挤情况,采取加快出站速度、限制进站客流、调整相应出入口为“只出不进”或“只进不出”,改变电扶梯运行方向等措施,确保客流组织安全、高效;
5.执行警、站联合管控机制,及时向驻站民警通报情况,达到车站与驻站民警统一联动、密切配合的效果。
三、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措施
1.模拟车站客流流向,找出客流瓶颈和交叉点。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乘客在站内运动是有一定轨迹的,人们行走时会形成基本固定路线,无非就是进站客流路径和出站客流路径两种情形,决定人们运动路径的条件则是出入口、闸机、扶梯的位置,这些固定设施是影响人流路径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几个点的结合分析,找到人们停留的交叉位置,在筛选出车站存在的客流流向瓶颈和交叉点后,就很容易进行风险点确认了,通过风险点确认,合理进行日常客运组织和客流控制,在客流高峰时,加大对这些点的力度,以重点监控、人员值守的方式,并采取
一定辅助手段进行改善或缓解。在日常训练中,就可以进行模拟试验了。可以根据线路预测到的客流量、分布、交叉点,分析出客流压力最集中的时间段,结合车站固有的布局,乘客进站、出站换乘的路径,寻找到客流容易集中区域有哪些,通过有效组织,打通影响流动速度的区域瓶颈。
2.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1)站台。做好乘客候车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设置栏杆、增加引导标识、增加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让乘客均匀分布候车。让小孩、老人、孕妇、抱婴者、携大件行李者到爱心候车区上车,组织乘客排队,维持乘客排队候车秩序,尽可能多的留出下车通道。关注乘客上下车动态,防止乘客抢上抢下,确保乘客安全。注意对站台屏蔽门处维持上下车秩序用的伸缩带、铁马的安全监护,避免其绊倒乘客、撞击屏蔽门或卡入车门/屏蔽门缝隙中。客流组织结束时,必须“物随人走”。(2)扶梯控制。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中,人流密集区域就是自动扶梯附近,一是乘客在上下两个扶梯口位置逗留时间长,形成一段时期的拥堵;二是扶梯口较小,乘客乘坐时难免会出现推挤情况。因此扶梯就是对客流影响最大的因素,此地安全隐患较多,风险指数大,需要重点进行防控。要想合理控制人流,就需要在扶梯周围安排专人进行重点把控,掌握扶梯运行状况,通过合理组织全面引导客流疏散,如果客流较大,就需要设置扶梯延长线,
把队伍向远处延伸,避免乘客全部停留在梯口。(3)急弯陡坡路段风险及防控。因为车辆在下坡的情况下行驶速度比较快,所以急弯陡坡路段比较容易产生交通事故,经常会有车辆冲出路面、车辆对撞等情况发生。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急弯位置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常规的急弯陡坡位置都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即将进入到弯道之前,先在直道上布置一些减速慢行的警告标志,让驾驶员在遭遇弯道陡坡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通过设置路牌的方式让驾驶人员自动控制车辆形式速度,保证车辆在度过急弯陡坡路段时是安全的。如果在路侧的位置发生危险事故,可以通过设置减速护栏的方式对车辆进行控制,避免车辆冲出道路。
3.制定和启动大客流突发应急预案。(1)车站的处理。值班站长及时向上级报告车站的实际情况,特殊情况下请求调度部门加开列车以及临站增派工作人员支援。严密监控站台情况,遇危及列车运行和乘客安全的事件时,按压综合控制盘上的“扣车”或“紧急停车”按钮,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楼梯或自动扶梯口增设醒目的导向标志、告示牌,并利用手提广播引导乘客乘车。(2)行车调度员的处理。运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加强全线车站的客流监控,重点掌握发生大客流的车站。收到车站请求加开列车的信息后,决定增加列车运能,向相关车站、司机下达命令。根据大客流方向,利用就近的折返线、存车线组织开行列车,保证大客流的疏散。
总之,合理地组织好地铁车站的大客流,可以使地铁更快地发挥其运输能力,大大节省了乘客搭乘地铁花费的时间,同时能够维护地铁运输在公众眼中的社会形象,客流组织的存在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李平.地铁车站超大客流的运营组织[J].山西建筑,2018(07).
[2]丽晓晓.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