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与社保从严征管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路 晨
[导读]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人群收入不均衡、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地方政府财务负债过高等问题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人群收入不均衡、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地方政府财务负债过高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形势的整体发展。为了缓和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目前进行的改革之中,个税改革以及社保的从严征管,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在这种环境下,这两项改变对于企业以及个人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虽然目前来看,由于国家的管控,这两项政策的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政府对这些政策的逐步释放,企业以及个人受到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关键词:个税改革;社保;企业;个人
         1个税改革与社保从严征管背景概述
         原有的分征征管模式将个税与社保征管分离开来,税务部门负责个人所得税的管理,社保征缴相关工作则由社保部门负责。《白皮书》显示,13年至17年,严格按照法律申报社保基数、合规缴纳社保费用的企业由31%降至24%,近8成企业未以员工实际发放的工资额为基础核算社保缴纳费用,这些企业出于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的目的通过以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扣除奖金、津贴、福利项目仅以基本工资为基础核算社保缴纳费用的方式降低缴费额度。在分征模式下,社保缴纳基数申报很难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社保征收效率不高。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社保基金缺口进一步扩大,政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高。据统计,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状况进一步恶化,征缴收入明显低于基金支出,其总额仅为总支出的87.78%。国泰君安根据近几年社保征缴收入与支出的趋势进行测算发现我国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2030年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可能高达3.2万亿,政府部门需要用更多的财政支出弥补收支缺口。日益严峻的社保基金收支缺口与现有征管模式的低效率使得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不得不重审原有的征收体系,能够有效强化征管权利、提高征管规范性、缩小收支缺口的征管模式与手段亟待出台。
         传统的个税体制下,工资收入按七级累进税率计算纳税额度,其他类型的收入则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应缴税额,一高一低的税率要求使得高低收入群体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如,对于收入较为多元化的高收入群体而言,工资收入只占其可支配收入中的一小部分,其他非劳动收入如股息红利收入、租金收入等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原有的个税条例下,多元化收入全体只需要对非劳动性收入按比例缴纳税额即可,其承担的税负总额较低。而对于收入类型较为单一的工薪阶层而言,其作为我国纳税主体的中坚力量,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在按照累进税率缴纳税额的模式下所承担的税负相对较大。同时,原个税条例中税前单一扣除的规定未将纳税人间的差异考虑在内,在一定程度上与税收的公平性原则背道而驰。举例来看,有两个总收入相同但收入构成与总支出不同的家庭,一号家庭夫妻二人每月收入3500元,有房有车,双方父母有固定收入,只有一个孩子,按照个人所得税规定一号家庭无需纳税;二号家庭只有男主人工作每月收入7000元,背负房贷,需要赡养两位老人,抚养一个孩子,每个月需要缴纳税款245元。在传统个税下,家庭总收入相同的两个家庭,生活水平更低的二号家庭所承担的税负更重,进一步加大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压力,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旨与原则极为不符。
         2个税改革与社保从严征管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2.1个税改革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个税改革之后,在企业中工作或者进行其他经营活动的人员,在进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纳时,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改为5000元,并且增加了独生子女、教育以及大病医疗等方面专项附加费用的扣除。
         2.1.1个税改革对个人的影响
         首先,个税改革之后,征税的额度起点,由原来的3500元变为5000元,这对于原来税前收入在3500-5000元之间的人来说,其高于3500元的部分将不会再被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可以支配的工资额度,仅仅就个税方面来说,是有了一个相对提升。其次,就收入高于5000元的个人来说,其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相比起以往来说,也是有了一定的降幅。

总体来讲,此次个税改革,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优惠力度最大,同时,通过对减税额度所占比例可以清晰地知道,对于中等阶层的收入者来讲,减税额度对于其综合月薪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也就是说,这次个税改革之后,中等收入的阶层,所受到的影响较大。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随着后续一些政策的实施,个税改革在以后,会在居民内部的财富调节上起到进一步的规范作用,调整好居民内部的财富差距,减小社会矛盾。
         2.1.2个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最近的个税改革方案,表面上来讲对于企业并没有很大影响,因为国内个人的税务征收,企业方面只是扮演了一个代缴代收的角色,个税缴纳金额的多少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收入。但是随着个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之后相关措施的进一步推进,国家的税收收入,将逐渐增加居民内部的税收比重,减轻国内的企业的缴税负担,降低企业的营业压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力,这些对于国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讲,可以说是相对利好的消息。
         2.2社保从严征管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在社保征缴方面,我国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从2019年起各项社保费用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我国政府出台这个新政策的原因,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目前我国养老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人口福利的拐点,出于对未来的考虑,现在必须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这五个险种的保障工作进行提前落实,以应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医疗保障等问题。
         2.2.1社保从严征管对个人的影响
         在之前的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进行社保的缴纳工作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社保的缴纳进行从严征管之后,社保的扣除金额相对来说会有一个提升。因为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的经营成本,在进行社保的缴纳工作时,往往是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社保费用的缴纳工作,甚至有极个别的公司,并不会缴纳社保的费用。部分公司的这种行为,对于员工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由于缴纳的社保费用较少,甚至于不缴纳社保费用,员工个人可以支配的实际工资金额相对较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种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是对员工将来的不负责任,无法保障好员工将来的医疗、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2.2.2社保从严征管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社保的缴纳工作时,社保缴纳基数一般以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并设上、下限额,月平均工资超过参保属地社会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的封顶数作为个人缴纳的基数,低于参保属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按60%计算的保底数作为个人缴费基数。但是在实际的缴纳过程中,企业负责进行社保的缴纳工作时,并不适用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社保费用的缴纳工作,而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社保的缴纳。
         3结束语
         总之,在个税改革与社保从严征管的进程中,个人与企业的消费、投资行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严峻,人力成本的提高对其利润水平与竞争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改革的某些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个税与社保措施的调整是我国应对时代挑战、促进收入公平、优化社保结构的重要举措,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又一关键性突破与进展,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骁,魏伟,杨璇.个税改革与社保从严征管,如何影响个人与企业[J].中国经济周刊,2018(37):54-57.
         [2]吕冰洋.个税改革到底影响了什么[J].中国金融,2018(13):88-89.
         [3]刘文龙.新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9):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