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分析了《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相关课程背景,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原因,指出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兴趣的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的教学老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生;建筑构造与识图;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设计
引言
为了高职建筑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我国推出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这一门房屋建筑学专业基础课。通常情况下,“建筑构造与识图”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民用类型的建筑以及工业类型建筑构造方面等一些知识体系和内容,第二部分以一个项目为驱动,介绍如何进行施工图的识读。在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在改革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和,和本科、中专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不同之处显得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这些年以来,虽然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和发展,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涨,学生之间的文化基础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的主动及创新学习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相关课程背景
在以前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采取二维平面图形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教室里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从而让学生对有关的内容进行大致的把握。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具体实践,因此无法有效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要讲授的知识,对于完全掌握老师讲授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构造与识图》这门课程通常情况下会在第一学年开课,学生在这方面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足,而且缺少具体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的能力,有效掌握的建筑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少,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建筑的构件并没有展开详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因此很难有效领悟到有关知识的内涵,更没有办法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于所在学习的专业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涨,这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2.1无法充分将理论教学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在建筑类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建筑构造与识图》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性。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各种规范要求、工艺要求也日益更新。如果可以把书本里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可以有效的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无法充分将理论教学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安排不科学,因此很难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要求。
2.2传统的教科书知识内容更新慢且内容拖沓繁杂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领域的科学技术也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状态。我国引进了大量新型的材料、新型的构造以及新型的技术,这些在新时代的建筑发展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运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学的方式也应该和时代的发展做到同步。但是,传统的教科书知识内容更新慢且内容拖沓繁杂,无法有效地适应新技术的运用。
2.3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度不够
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课堂每节课时是40分钟,但是学生真正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时间并不长。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度不够,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构造与识图》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
3提升学生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兴趣的措施
3.1创新运用分层次分等级教学形式,整合教学内容,项目驱动教学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的方法,坚持将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作为核心要素,把专业的理论知识部分和工程的具体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学生作为中心主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次和分等级教学。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具体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打造任务式的教学,以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工程现场的技术人员的相关经验,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在开展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的程度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慢慢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板书适当结合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表现和表达事物的方式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等一些现代技术,能够给教学带来更为良好的效果。电子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当代教学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能够给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够不被空间、时间等一些客观因素所约束,可以随时播放学生所要学习以及观察的建筑物,并且还能实现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多种不同的层次来进行观察。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例如AR\VR等 ,可以和传统的板书教学适当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氛围,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3加强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应该加强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去制作所要学习的建筑模型,再通过模拟实物的投影,利用BIM技术,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抽象模型的理解能力,对建筑制作图片的动手能力,尤其加强对投影原理的理解,把这些日常生活的小知识带入课堂。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水果切割成不同的形状,然后用图纸的形式描绘出来,当然,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的过程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这是老师可以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4结语
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构造与识图》是他们在步入学习正轨后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因此老师需要做到不断结合实际更新教学内容,例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伟.分段/分级模块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5,38(2):27-30+58.
[2]专业技术人才“竞技式”教学模式探讨[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5:15.
[3]王娇,刘龙.信息化教学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以“梁的受力纵筋计算与信息化模型制作”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233-234.
[4]隋浩智.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楼梯构造课程教学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644.
[5]吴伟.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及课程教学标准化设想[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2):00040.
[6]庄燕娜.基于成果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类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