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工程项目具备施工规模较大、周期较长,一旦工程变更的现象发生,将会引起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损失。为此,本文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变更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工程变更原则及提高变更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变更;变更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扩展,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有序规划和设计的要求,进而也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方面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对于项目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工程变更管理又是工程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对于工期还是质量的影响最终都会反馈为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因此,高水平的工程变更管理对于建设项目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
1工程变更影响
高质量的工程管理应使项目在规定的工期内,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要求,且工程投资也能有效控制,而工程变更会影响到上述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下文将从工期、质量、成本三个方面分析工程变更的影响。(1)工期:建设工程各环节工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存在紧密联系,一旦一个环节发生改变,下一环节必定受影响,因此施工程序中的任一工序若发生变更,将会打乱整个施工进度计划,导致施工现场人材机的准备混乱,甚至某一工作面出现停工状态,最终导致整个工期的延误[1]。(2)质量:工程变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源于对工程关键结构部位的变更,由于原设计结构已考虑其强度和耐久性能,变更结构导致受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工程质量变差。例如在临时安装空调机组,主体结构并未预留安装空调尺寸,此时需要对主体结构进行处理,会改变结构状态影响其强度;或是临时将建筑一部分大开间改为小开间会导致整个建筑内部的给排水、通风、电气等系统需重新规划,更改已完成部分更加困难,导致上述系统布置效果欠佳。(3)成本:工程变更对于工期和质量的影响最终都可以总结为是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一方面,工期延误及其他额外工程产生费用直观地体现了变更带来的直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变更妨碍其它还未变更的工程顺利实施、为保证工期加速施工或是返工导致建设效率降低,最终体现为间接成本的增加。同时,工程变更后的工程量清单并没有计价依据,往往是双方协商重新定价,导致工程投资难以控制,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会以此牟利,工程成本大大增加[2]。
2工程变更实例
2.1工程概况
以某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为例,该工程占地100.8亩,服务范围约30km2,服务人口16.8万。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泥浓缩池、加药间、高效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反硝化深床滤池等5个构筑物。规划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4.5万t,采用CAST生物处理工艺。2018年,项目完成提标改造,新增深度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将从一级B的标准提高到类地表水类Ⅳ类水质,原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后通过管网排放至晋江下游,经过提标改造后,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用于绿地灌溉及中水回用等功能使用。
2.2工程变更内容
本工程项目除签订道路补充协议外,工程签证基本均为新增建设内容所签,如增加反硝化深床滤池混凝土梁事宜导致造价增加5924.35元。本工程签证共44项,包括建筑部分签证23项,电气部分签证7项,管道部分签证14项。其中由于新增建设内容引起的变更就有33项,占总变更数量的75%。由于本项目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为总价包干合同,合同已说明除设计变更或发包人对合同约定承包范围的增减项外,合同总价不予调整,因此合同范围及工程量界定明确,承发包双方均不能因为合同范围内的变更或设备、材料价格变动、气候恶劣等理由,提出对合同总价调整的要求[3]。本工程变更占合同结算总价比例为12.06%,最终结算造价汇总表见表1。
表1结算造价汇总表
3工程变更管理
3.1工程变更管理必要性
工程变更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由上文所述可知工程中的变更是无法避免的,工程变更对于建设项目工期、质量和成本的巨大影响使得研究工程变更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功的工程变更管理可以减少甚至防止部分变更的发生,保证项目各个建设环节顺利开展,把控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有利于最优化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3.2工程变更管理原则
工程变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逐级审批:各相关人员应根据变更程序逐级审批;(2)及时性原则:应注意变更处理时效问题,等待周期一般为14天;(3)完工计量估价:变更完成后应由业主会同监理单位确认完工并审核工程量,承包商报变更估价后双方商议确定变更价格。
3.3工程变更管理要点
3.3.1管理全过程控制
工程变更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且大部分变更产生的原因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不足(如该工程项目的变更部分),导致施工时发现问题需要变更,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应采取工程变更管理全过程控制。(1)建筑工程前期阶段。工程项目前期阶段中的策划及设计工作是施工阶段出现变更的源头,由于设计错漏而导致的变更占工程变更比例较大,因此应在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就严格把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规范工程设计,减少设计错漏,尽可能早提出设计变更,以避免后续过晚设计变更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不应忽略招投标环节,应选择合理的招标方式,防止承包商先恶意低价投标中标后再通过变更索赔获取利润。(2)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管理主要包括对变更的技术方案论证及变更工程量、造价等审查,应确定是否需要变更,按照工程变更程序,以工程变更指令为依据,对于需要变更的及时变更,尽可能减少工期耽误及返工损失。同时应区分工程变更与索赔,避免变更发展为索赔[4]。
3.3.2完善合同条款
目前我国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并没有对工程变更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和约束,而合同起到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因此,应从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和委托监理合同三个方面考虑,进一步对工程变更的定义、范围、审批权限、处理程序、价款计算方式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使工程变更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和高效。
3.3.3强化变更审查监督及变更后评价
工程建设中监理在收到变更意向后应审查后上报业主,业主再对变更审评审,这一过程可能会出现监理单位为牟利而暗箱操作,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变更。因此,对于变更的审查应从多角度考虑,结合技术、经济、工期、安全、质量、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评审,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若确定变更,应提出不少于两套的变更施工方案,最终以评分形式确定变更方案。同时,对于变更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执行后的评价也同样重要,应要求施工方严格执行与记录变更,实施后对于变更效果及影响进行评价,将变更相关资料归入工程施工档案,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变更前后评价机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结语
工程变更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意义举足轻重,结合实际工程,对工程变更深入分析及探讨,可以看出工程变更的不可避免性对于工程变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变更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分支,既涉及到合同管理,也涉及风险管理,对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行业中工程变更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跟踪工程建设全过程,从策划、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及审查变更等各个方面控制,进一步提高工程变更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整体效益,为建筑工程行业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文状.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问题[J].四川水泥,2019(09):316.
[2]庄小香.试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四川水泥,2019(07):337.
[3]孟迪.浅谈工程变更管理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11-112.
[4]林丹红.基于工程变更的建筑合同管理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