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社会进步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电力市场价格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统一制定,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必然要从成本管理入手,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自身经营效益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这对于提升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应用浅析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需求量巨大,而电力行业又面临着资源结构调整,因此,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电力企业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电力企业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预算管理机制建设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期不符,导致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电力企业应详细分析自身的运营管理特点,优化管理机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顺利实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电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成本管控能力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机制也可以得到改善,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针对于全面预算管理认识,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两部分,一是“全面”,具体是指该管理活动面向的是企业所有部门单位,二是“预算管理”,具体是指通过预算管理,来对企业所有部门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统一的合理分配、控制、考核,从而促使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最终顺利完成企业既定经营目标。在电力企业中经营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好的协调企业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不仅如此,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够对企业不同部门员工工作业绩进行统一考核评价,有利于激发电力企业工作员人员的积极性,为电力企业经营作出更多的贡献。除此之外,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电力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电力市场价格由政府主导统一制定,因此电力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在管理中必然需要从成本预算管理入手,通过合理把握整体电力市场方向,做好科学合理的预测,并结合电力生产实际,将其中低效、浪费部分剔除,最终选择最佳的预算方案,帮助电力企业更好的节约成本,保证增收节支的合理性,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管理经营效益提升,推动电力企业管理经营实现更好的发展。
2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意识较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系统性的制度体系,需要企业各个部提供相关数据和协调合作,才能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电力行业在从垄断经营转换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大多数职工甚至部分领导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考核全过程甚少了解,在参入预算管理工作时应付了事,认为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没有全局观念,造成预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全面预算管理人才不足从现阶段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现状来看,由于人员老化和计算机信息的全面使用,现有人员尤其是县级电力企业,既具有财务知识又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极其匮乏,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必须具备财务知识、计算机信息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人才更合适,这就使得预算管理在具体执行中有较大难度。(三)全面预算工作的过程管理力度不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过程复杂繁琐,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预算的效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多电力企业在设计和执行预算时,因部门协调沟通性差,信息时效性弱等原因,使得预算与实际情况出现诸多不一致,这严重影响了预算实施的预期效果。
3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3.1增强全面预算执行力度
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电力企业首先应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贯彻,促进各部门与全体员工深刻认识企业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全面预算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己的工作对于促进全面预算执行,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其次,电力企业可以将预算、业务、财务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业务与财务、财务与物资、财务与营销等的一体化管理,使预算管理更加深入地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确保预算执行力度不断提升。最后,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包含经济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共同协作对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高效;重视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纵向沟通,简化报送流程,减少上报审批环节,提高沟通效率;对于重要紧急信息,必要时可直接上报相关管理人员,避免层层传递影响信息的质量和时效,保障预算执行的效率与效果。另外,电力企业还需加强对预算控制的管理,分析研究各项预算指标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控制措施,使预算控制更加有效。比如,F电力企业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度和季度预算,进行分期控制,对应收账款、存货、现金等重要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并及时跟踪;对管理费用等不易区分的项目,进行总额控制;对重大资本性支出项目,实行刚性控制;对研发项目,采用占销售收入百分比的相对数控制,加强了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监控,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强预算分析,充分分析预算执行的历史数据和自身的年度预算,对预算目标进行月度、季度分解,并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深入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督促预算执行单位及时改进预算管理方式,增强预算执行力度。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管理全过程分析平台,将差异分析、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预算分析方法嵌入到信息系统中,运用信息系统的运算能力,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对预算超支、预算执行进度不利的项目及时进行预警,充分发挥预算分析的预防、控制、评价和预测作用。
3.2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均参与到其中去,因此为有效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保障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执行,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应的预算激励机制,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电力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员工能够严格遵循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做好相关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实际,进一步做好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完善,通过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员工自身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并以最终的考核结果为依据,针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此外,在实际进行预算激励机制的制度过程中,还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做到奖惩并重,从而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更好的约束员工的行为,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激励作用价值。
结语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应积极运用精益化管理思想与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结构调整,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晁莹.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浅析[J].管理论坛,2019(18):260-261.
[2]高岩.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优化对策[J].管理论坛,2019(0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