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 赵兵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兵成
[导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矿山地质环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范围、高强度的矿业活动,使矿山地质环境的演变愈来愈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100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矿山地质环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范围、高强度的矿业活动,使矿山地质环境的演变愈来愈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针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找出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是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开采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粗放的采矿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了影响,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还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在矿产资源开采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降低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更好的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2 采石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建设时,石料往往都是就近取材,因此废弃的采石场会造成城市景观不健全,导致光秃的山体出现缺口,不仅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有很大危害。通过采取应用复绿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维护城市的景观和形象,使得城市的整体价值得到有效提升。(2)起到减少危害的作用。进行采石作业不仅会造成滑坡以及岩体崩塌等现象,还会对整个城市的地下水以及市区的河道产生一些威胁。通过复绿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泄洪的能力,从而维护城市的安全,真正地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减少城市外围景观的一些潜在危险,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3)进行石壁绿化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在进行废弃采石场的复绿技术应用时,不仅要对边坡进行有效处理,真正排除一些安全隐患,另外对石壁以及基地进行绿化,可以有效地对排水系统进行进一步疏导,创造良好的景观。
        3 矿山地质环境和治理工作存在问题
        3.1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与治理体系不完善
        在石材开采中,很多采石企业没有对地质环境保护进行重视,在地质环境管理和治理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遭到了破坏,不利于采石企业稳定发展,所以在采石企业发展中,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治理体系进行完善。
        3.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在不断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进行引导和管理,但是并没有根据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导致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会影响治理恢复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
        3.3 开采技术落后
        矿产资源开采强度大,由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以往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工作,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业开发和无序群采,加剧了日趋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虽然经过多次清理、整顿并取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但仍存在严重的矿山环境破坏问题。
        4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途径
        4.1 固氮植物选择
        通过利用固氮植物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基质,其投入成本也相对较低,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由于固氮植物多为豆科植物,也可以是非豆科,这种植物的存活能力相对较强,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研究表明,固氮植物每年可以固氮50~150g/hm2,主要包括与根瘤菌共生的植物,与弗兰克氏菌共生的植物和与蓝藻类共生的植物等。
        4.2 责任约束下的全过程管理
        对于生产建设矿山,矿山企业是矿山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

生产建设矿山生态修复贯穿于矿山开采全过程,围绕工程实施,监管内容主要为:源头管控,以方案编报审查为控制关键;过程监管,以基金计提和使用为监管重点;事末约束,以工程竣工验收为责任约束和追究依据。一是方案合并编报,统筹工程实施,切实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对于生产建设矿山,方案编报审查是矿山企业申请采矿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也是保证方案质量的重要监管手段。目前,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规定将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合并编报审查,同时不再对生产建设矿山方案编制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要求。二是保证金转为基金,强化矿山企业责任落实。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简称“基金”)制度下,矿山企业的资金负担相比于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简称“保证金”)时有所降低,但矿山生态修复责任进一步加强。首先,保证金转为基金,之前一缴了之的情况不复存在,矿山企业将不能再以保证金为载体转嫁修复责任。其次,矿山企业根据标准按期计提基金,自主用于矿山生态修复,基金使用和矿山生态修复进展情况通过定期报送方式,接受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基金不足以完成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时需要按需补足,矿山企业边开采、边修复的责任落实的可控性更强。三是矿山生态修复验收与基金核算挂钩,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工程验收不合格的矿山企业需要自筹资金进行修复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将不能申请新的采矿权或建设用地,无法进行采矿权延续、变更和转让。拒不履行者,将受到信用约束惩戒等相关惩处。
        4.3 进行植物品种的组合和搭配
        在采石场复绿技术应用时,应对植物的品种进行综合搭配,结合光照、水、温度等相关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生态系统演化的相关理论进行物种的选择和配置。如在华南地区采石场植被恢复的实践中,往往在石壁的下部选择草灌相结合,如果土壤条件不够好,则多种藤。品种的搭配要注意“三结合”,即固氮植物与非固氮植物结合、浅根植物与深根植物结合、上繁植物与下繁植物(贴地生)结合等,在岩石坡上,藤本着生攀缘-在岩士坡切沟,草与树混种。在岩土坡底部多树种混交,取得了采石取土场植被恢复的成功。
        4.4 加大对环境治理恢复技术的投入与研究力度
        在当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工作中,需要对地矿山资源开采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才能够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防止在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对资源利用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矿山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技术保障,才能够促进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提升回收利用的意识以及能力。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对采矿技术进行优化以及升级,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或者其他矿山企业的先进采矿技术,提高矿山地区的矿产指标,这样能够促进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提升我国矿山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也有重要帮助。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规模开发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为了真正节约成本且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应该在采石过程中应用一些复绿技术,维护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修复,从而维护城市的景观和形象。另外也能减少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全面推进采石行业的安全运行。在对废弃采石场进行复绿技术应用时,可以对石壁进行绿化。另外要注意植物的选择,可以采取一些固氮植物、先锋植物以及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相结合的搭配办法,使得采石场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汪继学,尹俊凯,陈鹏,张承斌.日照市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12):59-63.
        [2]王乐新.浅述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293+295.
        [3]张金林,王维,廖明政.宜昌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与成效[J].科技资讯,2018,16(27):46-49.
        [4]聂启英.浅谈某煤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J].华北国土资源,2018(03):59-60.
        [5]于雷,张旭康,沈文君,邓巧巧.解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