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测达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现今,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对测绘技术的要求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并且测绘技术已经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地籍测绘已经不是当前测绘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而是可以通过各种自动化测绘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测绘,这也就大大提高了测绘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提高测绘的精度和降低成本。并且对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开发等方方面面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求测绘工作者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来提升地籍测绘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地籍测绘;测绘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测绘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测绘工作已经基本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测绘模式,各类型自动化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先进的测绘技术,大大降低了测绘项目的成本支出,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以及测绘数据的精度。对于地籍测量来说,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属性已经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利用测绘技术将土地资源信息数字化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位置、大小、形状、价值、利用功能等,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一、特点
地籍测绘需要对土地进行测量及绘图,同时需要对土地的信息进行记录、整合和测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逐渐取缔了原本的人工搜集。地籍测绘工作遵循从整体开始先进行大体的全面测量,然后进一步的精确到局部地区的测量;先对整体有所控制和了解后对局部小区域进行碎部的测量;由测量的高级程度到较为低层次的测量。因为地籍测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保证工作结果及地籍测绘结果信息的可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地籍测绘的具体内容包括探究土地是何种类型、土地利用情况等。生成地籍图是地籍测绘的最终目的。并且根据地籍图可以做很多项目工程。如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地籍测绘成果图。地籍图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所以地籍测绘工作者必须有很高的专业技术,并且要保证测绘人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且应忽略个人的主观误差,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可用性。优势特点:自动化程度高,数字制图是一种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动绘制准确、标准、美观的数字地形图。此外,数字映射误差的概率很小,可以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角和面积等。测图精度高,采用数字测图技术在距离300m以内时测定地物点误差约为±2mm,测定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映射,而在整个过程中丢失的原始数据的精度,不在视线误差,传统的测绘线存在的方向,点误差,很好地体现了高精度的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测量结果。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进行数字地图不仅要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但也知道什么性质的测量点,以该点编码和连接信息的注意,并当场显示图,利用原理图符号库的映射系统,为只要知道代码,可以从图书馆和相应的编码模式映射的符号。
二、实例分析地籍测绘中测绘技术的应用
1.测区概况。该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为80m,属近年来新建的开发区。规划整齐,街道宽阔,交通便利,车流量大。
2.项目策划。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及对现有资料分析后得出:测区主要街道宽阔,适合GPS作业;次要街道较窄,不能满足GPS作业的要求;界址点一般在房角或墙角上,基本上都不能用GPS RTK技术测量。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决定,首级控制采用GPS静态方法施测。图根控制采用GPS RTK 技术与全站仪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施测。临街的围墙角、房角及能够封闭成1个权属单位的地物拐点,均采用施测界址点的方法施测。采用先测图后调查的方法进行作业。
3.高程控制,如果以标准点来算点,平面控制点来布局第四个水准网进行观察。一般使用S3自动安平水准仪对水准测量进行观测,经有关部门的质检站进行检测误差在20s之内,一定要满足四等的水准测量规定。观测选用中丝读数法,直接读取距离。在观测没有固定点的时候,应该运用尺垫。水准仪一定要设置在比较适合的位置,在同一个观测站进行观测的时候,不可以两次调整焦距。在几何形状内找出形心,然后再运用地形图插出形心点的高程,在计算的时候一般以形心点的高程来替代该范围内的平均高程,用几何形状面积作为带入进行计算,最后来计算得出整个范围内的高程值。
4.碎部测量。一是图根测量。在开发区及较开阔的地区利用RTK 技术布设图根控制网,一般的街道上不宜布设动态观测的GPS网,本测区在一般街道上实验性布设的36个图根点,经GPS RTK 观测后,用全站仪检测其点位的相对误差,发现其中有47%的点的边长相对误差> 5cm。在这样的图根点上观测界址点,很难满足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5 cm 的规定。因此在一般的街道、巷道及建筑密集区适宜用全站仪布设图根网。图根导线尽可能的布成结点网,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因两相邻单导线相对误差较大时所引起的结合部界址边超限的现象。二是数据采集的具体方法。利用全站仪将所有能采集到的需上图的地物要素全部采集为解析坐标。其方法为:临街的围墙拐点、房屋拐角、阳台角及能够封闭为1个权属单位的拐点,均以测界址点的方法施测,编码不必另行编制。其余地物用测量地形点的方法施测。采点时由1位技术工人操作仪器,并将不同性质的点编成相应的地物代码,如房子用F 或F 1、F2等,或者采用作业员认为最适合自己记忆的编码等。作业员在实地打点测量时尽可能将一个地物测完后再打点测下一个地物,这样同一地物的采点数据经内业转换后可自动联线,避免了散点太多不利于编图的情况。1 个图块的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全站仪无法采集到的可能是界址点的地物,采用GPS RTK技术进行补测。三是内业数据处理。当天采集的数据当天应及时通讯在微机上,因采点所用的仪器及型号的不同,所通讯到微机上的数据格式有很大的不同。用数据转换软件转换成可连线的数据文件后,即可绘制地籍图。此时所绘的地籍图中房屋、道路、沟坎、垣栅、地类界等均已根椐打点的顺序连成了折线,作业员根椐这些折线和当天的记忆就能较轻松的编绘地籍图。编图时先编街道、巷道及建筑区外的其它道路和较大的建筑物,后编较小的地物,最后编相对独立的地物,即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初编地籍图。四是外业调绘。通过初编地籍图,厂区及单位的家属院基本上已有70%成型,居民的独家小院已有了基本框架。将这种初编的地籍图打印成草图供野外实地调绘。方法是:对图上应有地物进行全面调绘,已绘制好的地籍图检查其地物是否完整,对于还未绘制好的图件只需在图上找到相应的点并连线即可;对于缺少数据的情况,将所缺少的数据用钢尺量出绘在草图上,并且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值,内业再根据外业调绘的结果最后编绘成地籍图。
三、展望
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在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制图的概念,形成了良好的一套数字化测绘解决方案。但当前的映射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如何改进现场数据采集方式,统一问题的映射系统的问题,内业编辑图形工作效率问题;图形数据结构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接口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对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和新的任务,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地籍探测在我们国家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在发挥作用,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增长,我们将会在地籍探测方面提升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旭,周志.现代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应用[J].硅谷,2018,12(10):45-48.
[2]刘健.关于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2).
[3]彭萍.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