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江毅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江毅
[导读]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质量是核心,而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上海永达市政建设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质量是核心,而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方面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对提高路面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全长约5.7公里,沪太路至富长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为45米,富长路至蕴川路段红线宽度为50米,按城市次干路标准建设。道路近期建设规模为双向4快2慢,横断面采用四幅布置形式,沪太路至富长路段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4.5m机非分隔带+7.5m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7.5m机动车道+4.5m机非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45m。
        2沥青混凝土下层 (AC沥青)施工
        2.1沥青混凝土摊铺工艺
        2.1.1摊铺机起步控制
        当确定摊铺厚度后,利用前一天结束段的标尺读数校正熨平板摊铺角度到最理想状态,并使用硬木垫到施工所需厚度,摊铺开始时速度控制在2m/min,正常后以3-4m/min的速度均匀连续摊铺。
        2.1.2摊铺过程中的控制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应配合料车掌握上料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不要停车,摊铺施工时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便于随时进行校正,使施工质量在可控的状态。当使用多台摊铺机联合对拼幅段施工时,两台摊铺机采用阶梯式错开布置进行连续摊铺,摊铺纵向搭接为10cm,前后间距约为10m,保证纵向接缝为热接缝。另外,在已铺好的路面没有进行碾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行走,以免留下脚印影响施工质量。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应派专人对来料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使用材料温度高或偏低和其他质量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控制。
        沥青上下层接缝应错开。纵缝不小于30cm,横缝不小于10cm。每层接缝使用铣刨机切割平整,并在接缝处刷沥青粘层油,并对接缝表面进行整平。当遇到地面有积水或者下雨天气时不能时行摊铺。另外,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的温度应在10℃以上,而上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时气温必须控制在15℃以上。
        2.2碾压
        一般情况下,碾压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初压、复压、终压,该过程中需要对碾压速度给予控制,并保证其均匀缓慢推进。碾压顺序始终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按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一般情况下该过程应确保相邻的碾压带重叠车轮宽度的1/3,拼幅段需在纵缝处进行碾压。在使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应结合沥青混合料的特性,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并设专人负责指挥。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能在中间转向、停止或紧急制动,在前后交替碾压阶段,必须保证前后停留距离大于10米,并根据要求驶出压实起始线3米范围外。
        对于一些路面不规则或者场地受限的路段,可以选择机械夯实与人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压实处理。为防止混合料粘轮,可在钢轮表面均匀洒水使轮子保持湿润,严格控制洒水量防止由此引起的混合料温度降低。碾压过程中有专人进行指挥及平整度检测,发现平整度符合要求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整平。
        2.3接缝处理
        2.3.1纵向缝
        如果选择两台摊铺机并列摊铺时,一般选择热接缝来对纵向接缝进行处理,并保证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为15m~30m,该过程要确保熨平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果不得不进行冷接处理时,既可以选择平接缝,也可以选择自然接缝。其中平接缝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选择挡板或者在施工结束后借助切割机进行切割处理以获取平接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自然缝,如果自然缝边比较整齐时,可以选择不切割,但是需要将周边松散的混合料清除,如果混合料未出现污染现象时,也可以不涂粘层油。通过试验段试验的方法来确定自然缝施工方法,并对搭接材料的数量给予严格控制,从而确保其施工质量。在摊铺施工前,还需要对切缝进行粘层油涂抹处理,摊铺时要保证搭接宽度小于10cm,通过松铺系数计算得到新铺层的厚度。如果搭接材料比较多时,可以选择平头铲沿缝边刮齐,并及时清理刮掉的多余混合料。
        2.3.2横向缝
        在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过程中,如果不得不暂停施工时,可以选择平接或斜接缝的方式来连接中、下面层。上层可选择平缝,当天施工完毕后按要求进行切割、清理和成缝处理。连续摊铺前,需要选择直尺对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进行检查和记录,一旦厚度不符合要求、不平整时,需要对其进行切除处理后再按照要求对新的混合料进行摊铺。
        横向缝接续施工之前,需要按照要求涂刷粘层油,并借助熨平板进行预热处理。摊铺重新开始前,需要将起始垫板放置在摊铺机的整平板下,垫板厚度是指混合料的压实铺面厚度与松铺厚度之差,并保证其长度大于熨平板的前后边缘距离。
        在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后应进行清缝处理,并检查新摊铺混合料的厚度。横向接缝碾压时,通常要求沿接缝按垂直车道方向进行碾压,支承板应置于路面纵向侧,其长度应满足压路机能顺利驶离碾压区的要求。如果由于相邻车道或施工现场限制而无法中断交通时,也可以选择沿纵向碾压,且严禁在接缝处转向,从而确保接缝质量。



        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流程
        3.1摊铺
        在对SMA进行铺筑之前,需要按照要求对下层表面进行处理,一般选择电动工具或硬扫帚对路面进行清扫,对于泥土等不洁物沾污时,最好选择一边清扫一边借助高压水对其进行冲洗,并且在路面水分彻底蒸发后才允许开展后续铺筑施工。如果旧路面表面不平整时,需要借助热拌沥青混合料或铣刨的方式来铺筑整平层,并按照要求喷洒粘层油。
        SMA施工阶段可以选择常规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而且要求一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低于6m。在对高架桥面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时,最好选择两台以上型号相同的摊铺机来进行摊铺作业,而且保证相邻两台摊铺机的压实能力相同,摊铺间距低于20m,并选择热接缝对纵向接缝进行处理。对于改性沥青SMA混合料一般会选择履带式摊铺机进行铺筑,而且保证熨平板预热大于100℃,并借助熨平板的捶击或振动处理来达到夯实沥青混凝土的目的。
        在SMA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要保证摊铺速度与供料速度平衡,而且要求均匀、连续、缓慢、不问断地摊铺,严禁随意中途停顿或变换摊铺速度。SMA生产或改性沥青一般会对拌和机生产率产生影响,此时需要放慢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容许放慢到l~2m/min,一般不允许超过3~4m/min。如果出现供料不足现象时,可以选择集中摊铺的方式,该过程要确保运料车集中等候,尽可能降低摊铺机的停顿次数。如果出现混合料温度降低,等料时间过长,将会导致表面结硬成硬壳,进而对后续的摊铺施工产生影响 ,此时需要按照要求将硬壳去除。
        严禁在下层潮湿或雨天的情况下对SMA路面进行铺筑,对于SMA表面层铺筑一般会选择平衡梁自动找平方式,并按照要求将废机油等防粘结材料涂刷在平衡梁的橡胶轮上,而且每次铺筑结束后对其进行清理。如果是改性沥青时,一般会选择非接触式平衡梁。
        3.2压实
        在进行SMA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并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宽度、碾压次数,以期达到预期的碾压效果。双车道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初压、复压和终压阶段需要配备的压路机数量要大于4~5台,并随着车道的增加,要适当的增加压路机的数量。在进行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尽量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碾压,除了加水等短暂歇息外,在碾压过程中,要确保压路机可以不间断连续地进行碾压处理。严禁在低温状态下,对SMA进行反复碾压处理,避免压碎石料或磨掉石料棱角,而破坏集料嵌挤。
        对于SMA路面的初压最好选择刚性碾静压,且通过计算来确定初压区的长度,并确保其与摊铺机的速度相匹配,碾压长度一般小于20m,该过程一般会选择2~3台压路机同时碾压,只需要碾压1遍即可进入复压阶段。如果摊铺机的铺筑宽度比较宽时,所得到的碾压效果往往不理想,此时对初压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对SMA路面进行复压处理时,需要紧跟初压后进行。如果初压存在明显推拥现象时,需要对混合料的油石比及矿料级配进行详细检查,查看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压路机吨位的选择一般要求以不压碎集料,且能够满足压实度为准。复压过程中,可以选择重型的振动压路机,并将碾压遍数控制在3~4遍以上,同时也可以选择刚性碾静压,将碾压遍数控制在6遍以上。
        终压一般是在复压后选择刚性碾进行碾压处理,其主要是以消除轮迹为主,而且终压遍数一般为1遍即可。如果复压或终压后未见明显轮迹,就可以停止终压操作。
        在SMA施工阶段,一般不会选择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避免出现搓揉过度而影响压实效果。如果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容易出现车辙变形时,需要通过试验论证来对压实工艺进行选择,该过程严禁出现沥青玛蹄脂挤出或上浮等现象。选择振动压路机碾压SMA时,应遵循“高频、低幅、紧跟、慢压”的原则,即压路机在摊铺机后碾压,碾压速度应均匀,高频、低幅方式可提高碾压效果。
        SMA路面施工阶段,要采取控制避免出现过度碾压的现象,而且在现场取样空隙率低于6%或压实度达到98%以上时可以中止碾压。在碾压阶段,如果石料压碎、当出现沥青玛蹄脂部分上浮或石料棱角明显磨损时,这是一种过度碾压现象。此时应马上停止碾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为了避免轮子上粘附混合料,还可以通过洒水的方式来保证轮子湿润,并将少量的清洗剂掺加在水中,其主要是以不粘轮为度,该过程严禁选择自流洒水的压路机。
        3.3接缝
        在进行SMA混合料铺筑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出现纵向冷接缝,而且对于横向施工缝一般可以选择平接缝处理。在混合料尚未彻底冷却结硬前,对平接缝进行切缝处理,切缝后需要用水对其进行冲洗,待彻底干燥后按照要求涂粘层油。该过程,需要确保横向接缝位置的平整度,而且刨除切缝或端部借助3m直尺进行测量确定。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其往往涉及到材料配比、拌和、摊铺、碾压等环节,各环节的施工都会对路面的施工质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此时就需要从细节入手,来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控制,这样即可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S]
        [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