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陆蛟君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陆蛟君
[导读]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用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工程建设会出现劳动力资源、材料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安全、环保、品质等各个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浙江隆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用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工程建设会出现劳动力资源、材料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安全、环保、品质等各个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当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不断的发展,促使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开始进行智能化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许多先进的技术被不断的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使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作用更加巨大。将先进的科技管理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从而形成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强化劳务管理、增强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减少安全事故等,使得工程品质有所提升。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原有的粗放式发展,逐渐转变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高速发展,为此,要对原有模式进行积极转型。当下我国提倡建设创新,并鼓励相关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推动企业高速发展。在当下我国建筑行业中,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与生产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致使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宜当下建筑行业发展需求,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为其构建智慧安全的监督系统,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全面发展。
        一、智慧工地的意义
        (一)建立信息生态圈
        在工程项目实施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并使用三维设计平台,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精准设计,并完成整个施工流程模拟;还可以根据工程施工中各种管理工作内容,为其建立一个具有科学管理的信息生态圈,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过程拥有一定的可视性,进而对工程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保障整体建筑工程品质。
        (二)数据支持
        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时,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相关工程信息以及技术进行深入探析与采集,以此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使得资源投资得到更加具体的优化,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企业管理
        将互联网技术有效的与智慧工地建设相结合,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在进行工地建设时,不断应用创新型方案,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深度以及准确度都明显提高,并且使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促使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得以完善。
        二、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
        1.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和RFID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条形码技术,使得人工输入数据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并且错误率非常低,使得投入成本有效减少。在管理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时,多会应用条形码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对设备以及材料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便可以得到与条形码相关的材料或设备的准确信息,有助于建筑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而且可以保障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有效应用,使得资源浪费问题明显减少;而RFID技术是以无线电技术为基础,对想要了解的事物进行识别,并读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在施工现场主要应用该技术进行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跟踪工作,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2.定位跟踪技术。近年来,在进行道路桥梁、隧道以及高层建筑等领域建设时,经常会对GPS技术进行广泛应用。通过室内定位跟踪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室内环境GPS技术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在室内所应用的无线定位技术多蓝牙、红外线以及WiFi等。
        (二)智慧建筑的测量技术
        1.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当下智慧建筑时代最先进的测量技术中就包括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它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地面进行航空拍摄,对地面信息进行数字技术采集,从而完成对地面的实时测量。

通过将数字地面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有效结合,使得原有技术运用中的阻碍被逐渐清除,使得垂直拍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应用该摄影技术进行实时拍摄时,要为其搭建很多中摄影传感器,并且要进行多种不同角度的拍摄工作,为此要保障拍摄角度的倾斜性,故而,被称为倾斜摄影。
        2.三维激光实景技术。三维激光实景技术自身具备效率高以及准确度高等诸多优势,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获取。三维激光实景技术是以三维激光技术为基础,然后将其与实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获取工作。三维激光实景方式多由激光扫描系统以及移动测量来完成。当下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智慧城市中。
        (三)智慧工地人员管理
        在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时,为了使绿色建筑目标更好的展现,需要对相关的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实名制技术的有效结合,在工程施工之前将所有要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照片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统计,并将其存入到实名制系统中。在工程施工之前,所有相关人员想要进入工程施工现场都需要通过面部识别系统,并且面部识别系统可以应用实名系统将所有工程施工人员的考勤信息进行采集统计,使得日后考勤审核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还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工资结算提供充分依据,从而保障工程施工人员自身的权益,避免后续劳务纠纷现象发生。而且,通过实名制以及人脸识别系统,可以使工程管理人员明确工程施工现场工程施工人员数量,按照人员数量合理的分配当下阶段工程施工,有效减少施工人员偷懒现象,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四)构建建筑工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
        1.对参与建筑工程施工所有人员的人、证以及岗位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的监督。
        2.对项目开始的报建到最后的竣工都要进行全程监督,要保障建筑部门符合项目工程信息管理需求。
        3.要根据建筑行业自身需求,为企业、人员建立相关的诚信评估系统,并对企业与人员进行诚信评估管理,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公布。
        4.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工程品质以及安全的监管工作,并通过信息技术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流程化特点进行充分发挥,将产生的完整性工程监督数据进行同步。
        5.对监管单位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督,对监管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掌控。
        6.对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并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全面了解工程施工具体开展情况。
        (五)加强智慧工地建设的品质管理
        为了使智慧工地建设中的工程品质得到更好管理,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具有工程品质检测功能的软件,对这些软件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品质问题时,管理人员能够对品质问题进行及时检查,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进行品质整改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示,为构建智慧工地,需要在建设工程施工中进行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发展。还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工程施工工期以及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工程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从而完成智慧工地建设的构建,保障整体工程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温如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42-43.
        [2]郭卫,孙钰涵.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4.
        [3]杜军.智慧工地精细化管理体系及工程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20.
        [4]侯清文,周斌斌,夏玉柿.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27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