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 李艺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艺
[导读] 摘要:现阶段,城市规模和市政配套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无损检测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条件下,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或技术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活动。
        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现阶段,城市规模和市政配套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无损检测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条件下,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或技术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活动。通常,在市政桥梁建设施工中,要求严格保证其品质,应从施工全过程入手严格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全面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无损检测技术
        1 引言
        在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质量检测技术还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导致桥梁安全检测出现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及时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有效地解决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为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可以说,本文通过对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对于提升桥梁整体运行安全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2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优势分析
        现阶段,工程施工工艺、材料及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以往传统的检测技术已远不能满足现有桥梁工程的检测需求,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从原理上来看,无损检测是指利用光、声、电、瓷等对对象进行性质、内外部性能等的测评,技术人员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最终给出对象是否存在缺陷、破损、断裂或不安全性的判断,随之给出这些问题的方位、大小、深浅和数量等信息。由于最低限度的保证了被测物体的完整性,所以,具有鲜明的优势和优点。可以说,无损检测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非破坏性,它在做检测时不会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这是破坏性检测办不到的;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开展,不受桥梁空间、规模的限制,可以采用普检也可以抽样检验,更方便、更具灵活性。目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很多种无损检测技术,除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这五大常规无损检测之外,还有微波、声发射、激光、红外等。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有:非破坏性、全程性、动态性、全面性、互容性等。
        3 桥梁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3.1 裂缝问题
        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控制工作不足,就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裂缝是所有桥梁工程所存在的通病。桥梁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两点:首先,我国桥梁基本上都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质量无法满足桥梁的施工要求,导致混凝土构件无法承受大量荷载,最终出现裂缝;第二,裂缝出现的原因除了原材料质量之外,还包括施工环节的问题,包括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桥梁施工经验,导致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等环节存在问题,混凝土在拆模之后的短时间内失去更多水分而出现裂缝。而施工裂缝的存在会对桥梁的安全性产生威胁,为此加强裂缝的检测与维修非常重要。
        3.2 施工路段出现沉降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问题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影响。沉降作为桥梁在运行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其实就是指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跳车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桥梁在施工过程中路桥过渡段施工不规范以及不合理,导致路面在负载运行的状态下出现沉降现象。沉降问题的产生会对桥梁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要想保障桥梁能够实现安全平稳地运行,就必须加强对桥梁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沉降现象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另外在桥梁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还可以采用环刀法将测量区域内的路面进行环切,从而更好地鉴别该区域内桥梁的施工质量,最后进行统一的分析,对施工质量检测的最终结果加以确定。


        4 桥梁施工中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
        4.1 地质雷达技术
        将地质雷达技术合理地应用到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检测当中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专门运用于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也变得愈加科学化、信息化。地质雷达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市政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其不仅可以对市政桥梁的内部结构进行完整的探测,同时还可以对市政桥梁自身的质量状况加以及时确定。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市政桥梁的基本结构进行脉冲处理,从而借助雷达技术将信号直接发送到建筑内部,利用反馈回来的信号波对于市政桥梁自身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人们对于其安全等级也会产生明确地判断。然而地质雷达技术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中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料处理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地质雷达技术对于建筑材料介质速度的获取难度较大,所获取的数据也不太准确。
        4.2 冲击波检测技术
        冲击波质量检测技术就是瞬间冲击波释放低频应力波,当应力波接触到桥梁质量缺陷之后就会释放低频应力波,通过传感器接收返回的低频应力波,并且做好数据记录,通过接收冲击波的信息分析,分析与判断质量问题所在,同时还可以测量混凝土厚度。冲击波质量检测技术属于当前较为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技术人员只需要用一只手就能操控整个检测。并且检测精确度高,能够很精准的判断混凝土构件受损位置及受损情况,检测深度较大,并且还可以脱离耦合剂完成检测。
        4.3 红外线感应技术
        同样作为现阶段市政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手段,红外线感应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向市政桥梁发射红外线,借助红外线内的探测以及成像仪器将市政桥梁自身的质量检测结果加以显示。利用红外线感应技术对市政桥梁质量进行检测的结果精准度高达 90%。在实际施工、检测过程中红外线感应技术通常情况下是与地质雷达技术进行组合应用的,两种技术相互配合,探索与分析市政桥梁具体受损路段,从而及时处理,为道桥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需要认识到红外线感应技术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中的运用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干扰,导致获取数据存在偏差,影响正常的施工。
        4.4 其他运用
        (1)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可有效地检测道路和桥梁多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应变特性、钢索索力、预应力连续混凝土的内部应力等。(2)声探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市政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准确检测。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负载严重,会对路面结构造成影响,使路面出现裂缝,一定程度上释放出声波能量,因此利用瞬间产生的应力波规律进行市政桥梁缝隙位置检测,形成超声波检测技术。
        5 结束语
        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影响,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桥梁工程自身的质量安全事关重大,需要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争取做到及时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的提升,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方绍兵.桥梁检测工作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04):171-172.
        [2]张健.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实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0):238-239.
        [3]陈先举,林咸钱.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中的发展前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213-214.
        [4]郭涛.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实践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1):81.
        [5]魏港.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