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桥集团设备物资有限公司 530001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公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机械设备的应用增强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机械化能力和自动化水平,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随着机械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也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以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进而从管理制度、人、机械设备3个层面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转。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一、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
公路机械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同时公路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公路机械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无论是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大型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环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中时常会发生安全事故,既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人身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不良影响。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及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道路服务水平,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便可以有序实施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管理工作,进而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最大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能提升工程施工整体质量与效率,使工程项目能够安全进行,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与运营成本。
二、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施工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在机械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机械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机械设备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机械事故屡见不鲜,给国家经济和人民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任务重及所处环境差、操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
(一)缺乏有效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不健全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单位管理体质改革的不断推动深入,一些单位取消了传统的负责设备管理的机构,从而造成公路机械设备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可是很多单位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存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操作性较低。这使得管理人员无法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任务,在工作中无法进行有序的管理,导致一些重要机械设备出现维修、养护、使用不当等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在没有严格监督的情况下,不按正确的使用方法随意使用设备,使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工程进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对工程项目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操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大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公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相对不高,一些存在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还时常存在现场的一般施工人员临时从事机械设备操作的情况。因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及要求不规范,致使操作人员操作技能较低,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也不强。
(三)机械设备任务重、所处环境差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期,控制项目成本,在投入机械设备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机械设备的工作量,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普遍存在。还有机械设备带着故障作业的情况,不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造成影响,也加快机械设备的老化,大大降低机械设备的生命周期。此外,有的公路工程项目作业环境非常复杂。机械设备经常受到高温、雨水等天气的影响,机械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无法保证,造成安全隐患。
(四)机械设备自身质量不好
机械设备实际技术状况、材料质量以及配件设施等,均会影响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机械设备缺乏良好的安全设计。公路工程施工涉及诸多机械设备,部分机械设备构造简易,缺乏良好的安全设计,存在较多故障和安全隐患。二是机械设备相关配件质量不达标。机械设备通常由诸多零件构成,部分零件配件质量不达标,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并极易引发安全隐患。三是机械设备未能对质量合格的材料进行使用。例如使用劣质油料极易导致机械损毁,使用劣质钢丝绳对重物进行起吊极易导致重物坠落引发安全事故。
三、加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针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设备人员的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意识、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等方面来开展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以有效降低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建立一套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网络中要包含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机械设备操作员,各个成员要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对于一些操作难度较高的设备,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资质考核,在岗位工作前对合格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设备故障的处理,还应建立相应的系统。
(二)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岗前安全培训教育,要在获取考核证之后才能上岗操作,确保坚持技能不熟练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掌握事故防范措施不上岗的原则。同时,采取定机、定人、定岗制度,做好操作员的劳动保护工作,通过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和加强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人员的风险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
(三)增强机械设备使用的规范性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公路工程要增强机械设备使用的规范性,避免机械设备保持超负荷状态运行。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公路工程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对机械设备故障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并及时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强化故障维修效果。另外,公路工程单位要严格督促相关人员遵循各项安全措施,对机械设备实施规范操作,避免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四)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
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将机械设备的交接班记录、修理记录、保养和修理计划、维护保养记录等纳入技术档案进行管理。设备档案采取“一档一机”的方式,机械设备要进行统一编号,档案分类编号进行保管,在机械设备变动时,随设备变动。记录要及时、准确、完善,有利于维护人员方便准确地对机械设备的整机技术状况进行诊断。努力搞好机械设备原始资料的积累,归纳机械设备在管理、使用、修理、保养等各个方面的经验,做好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归档,实现机械设备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及系统管理,积极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水平。
(五)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更新
公路工程单位要全面考察和实时关注各项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运行状态,对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更新。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需求,合理选用各项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效果。对使用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定期维护,除在进行开采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设备检测外,在日常也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的人员必定要是专业的检测人员,采用先进的安全检测技术和故障检测技术,尽可能地优化检测技术的精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维修完成后仍需要进行二次检测,确保维修质量。
结语
作为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公路工程单位负责人及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在搞好公路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公路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升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EB/OL].[2020-5-12]https://www.xzbu.com/2/view-7103541.htm
[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EB/OL].[2020-5-12]http://www.fx361.com/page/2019/0419/5043789.shtml
[3]试述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EB/OL].[2020-5-12]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677.htm
[4]张家翔,黄楚斌.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01):192-193.
[5]刘虹辰.施工现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公路工程机械,2019(01):34-35.
个人简介:张明(1989.7—),男,广西陆川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